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康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8-107
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这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社会是简单的和确定的;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社会则是一个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都必须建立起全新的观念,寻求全新的行动方案。同时,我们时代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科学的领域中,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正在生成,并推动了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长;在社会治理的领域中,我们必须充分关注社会的"虚拟化"、"多元化"和"去中心化"。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批判的生态之维——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产与消费同一性的视角,分析了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并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消费主义的生态批判:一是从消费主义对个体的异化及对人身自然的破坏的角度,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对消费主义展开的批判;二是从作为消费主义体现的资本主义城市对自然界和人的破坏的角度,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展开的批判,提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不可能性;三是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将实现对生命的总体统治,从而使以消费主义为表象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极端,这应该引起全世界对资本统治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张康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349-357
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社会在两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急剧变革的要求。一方面,人类社会处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期;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成果喷涌而出,在很多技术成果背后,都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身影。信息技术已经是我们时代的基础性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杠杆,虽然技术会对社会的既定形态构成挑战,却永远不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人们需要对技术造成的挑战重新认识,将其转化为社会变革的观念和要求,并作出实践安排,才能促成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社会治理的变革往往会滞后于社会变革。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社会治理方面的变革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梳理社会治理变革各个方面的要求,并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4.
后工业化境遇下不确定性丛生,为推进一种网络结构的多元合作治理体系的形成,建构共享领导的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也正由于此,服务型政府被简单理解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放大,甚至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等同使用,这是一种原理性误读.服务型政府为实现密集的不确定性的有效治理,片面拔高多元治理的大众政治取向、否定政治精英的力量,也是极为不妥的,后者对于多元力量的教育引导功能以及前瞻性思考能力,在后工业化时期可谓弥足珍贵.服务型政府推动不确定性的多元合作治理,尤其需要形成一种体现信任、声誉和互惠等要素的道德领导力,为此应引入女性视角,凸显情感力量,改造传统男性话语主导的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面临改革开放红利结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需要寻找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点的重大挑战.具体分析中国现阶段国情,参考国际经济转型发展经验,文化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典范,其后工业化特色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相匹配,与“互联网+”相融合,更能激发信息化时代的潜能.发现和培育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应将产业转型问题与后工业化、全球化潮流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结合起来,将产业发展与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正处在一个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这是人类社会又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在农业社会,人类建立起了统治型政府,到了工业社会,人类建立起了管理型政府,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任务是建立起一个适应后工业社会治理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当前,在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很大的混乱,这是由于对服务型政府的历史定位不清所造成的.关于服务型政府,必须从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来加以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前政府改革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都将在政府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地显现出来.但是,自觉的理论探索也是必要的,而且是应当先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思考制度重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演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演进;另一种是自觉变革.人类农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制度演进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自然演进的道路.在工业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制度演进表现出了复杂的情况,既有着自觉建构也存在着自然演进.整体上看,工业社会的制度即使在初始阶段是自觉建构的,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陷入路径依赖,依然具有自然演进的特征.现在,人类正步入后工业化的时代,自觉的制度变革将会提上日程,我们需要更多地以创造性思维去对待制度变革的问题.后工业化进程意味着一个合作社会的生成,这个社会将会拥有一种合作制度,将实现对工业社会的基本制度的扬弃和超越.合作制度建构的出发点应当是人的共生共在. 相似文献
8.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合作治理渴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踏入21世纪,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纷至沓来,表明人类进入了"全球风险社会".其实,这是人类社会历史性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社会振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进入了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了.由于社会治理体系的变革没有根据后工业化的要求展开,所以,加剧了社会的风险度.我们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在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所适应的是工业社会治理的要求,显然是不能够被带入后工业社会的.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建立的是全新的合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治标更要治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足中国独有的问题,也是广大后发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先发国家一般是先进行农业的现代化,后工业化,在 相似文献
10.
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产业结构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并影响了美国的城市体系。纽约市制造业就业人员减少 ,服务业就业人员增加 ,尤其是以生产服务业为龙头 ,形成了极具辐射力的服务输出中心 ,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后工业化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纽约市的各城区有着不同的影响 ,突出表现在曼哈顿与其它四个城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上。曼哈顿的全美经济中枢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而其它四个城区则更加衰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