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省际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地区收入差距是各地经济差距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储蓄倾向、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经济结构、劳动力平均增长率和地区性因素均会对一个地区的收入产生影响。本文采用1995年—2004年期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的固定效应模型(FEM),分析该时间区间内造成中国省际收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面板数据的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是公司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某些行业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企业的资本结构还受到许多与各企业紧密相关但却难以控制或是根本观察不到的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选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对数函数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并选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0.02~0.09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这种带动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比较显著,中部地区不是很显著.据此,提出各个地区应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发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所带来的优势交通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劳动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协方差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国际直接投资(FDI)、制度与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联系的规律,得出单独的FDI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不明显,但通过与制度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的研究结论。论文还对东道国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产生的两种实现渠道进行了研究,提出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安排是FDI产生溢出效应的条件和基础,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制度创新,尤其是政治制度的改革,才能从FDI的技术溢出中获取更大收益,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中国30个省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选取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用绿色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经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建立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这一中观层面研究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环保投资存在区域不均等现象;环保投资与绿色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不同地区环保投资对绿色GDP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拉动作用最大的为西部地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为了更好地区分中国各省市环保投资对绿色GDP增长的区域差异,经汇总各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系数,发现各省市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7.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文章采用我国2006—2011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一阶段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效用,并验证了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资本充足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109-116
利用我国1979—2008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以探究物质要素投入对我国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各项要素投入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中,政策制定者应重点关注前三项,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进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化肥的使用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在发达国家显得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区域技术创新。为此,该文采用了泛海峡西岸经济区四省1998-2009的面板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域的技术创新的因素。研究结论如下:前期知识存量、专利的保护制度、研究人员素质对该地区技术创新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郑英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首先用改进了的差额法估算35个发展中国家19842004年间资本外逃的规模.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在资本外逃惯性和面板数据的异质性方面的忽略以及在处理滞后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方面的局限性,引入准方差法并结合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并通过对分期样本和亚洲及拉美国家的回归分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经济危机、金融深化和资本流入是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前两个因素的决定作用是对现有文献的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