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29篇 |
理论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68篇 |
社会学 | 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洪武永乐时期朝廷对西域诸国实行的政策是明朝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它是在明朝与北元及后来的鞑靼和瓦刺这对主要矛盾前提下制定和执行的,因而它服从和服务于明朝对蒙古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明廷在这个时期对西域诸国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研究中经常存在"预测困境",学者们往往热衷对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未来走向进行预测,但预测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通过调研发现,预测不仅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预测的基本概念,然后在分析预测的可行性基础上,通过建立预测系统模型图来阐述预测的基本原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减少预测失误的途径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4.
黄维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中立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土耳其国家外交方针的基本原则。然而,随着战后冷战时期以美苏两大阵营相对峙政治格局的形成以及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土耳其的对外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本文试图对这种演变的原因和特点略加分析,使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战后土耳其对外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正>高伟凯博士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贸易经济与国际政治两个专业的交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2010年付梓出版的《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一书就是他多年辛苦研究期间的重要成果结晶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家利益的多维视角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勇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9(2):83-86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国家的基本对外职能。如何认识和判断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维护和拓展。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国家利益的形成、层次、构成、变动、判断等多个角度解读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欧盟对外政策的决策机制与中欧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关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221-225
欧盟的对外政策包括欧共体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的对外政策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决策机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反映的主要是欧共体的整体利益,采用的多为特定多数表决程序;后者反映的主要是各民族国家的利益,采用的多为全体一致表决程序。抓住欧盟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的特点,是中国更加顺利地与欧盟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国际政治"两大势力"论,指出国联为国际强权者的联合,是"反革命的大旗"."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反复揭露国联的帝国主义本质,竭力消除国民党散布的对国际联盟的幻想,号召民众起来驱逐一切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在独立自主原则下支持国联并促其对侵略国家实施制裁,提出在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条件下可利用外资进行国防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111-113,117
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红军反击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同时,逐步调整对外方针和政策,由全面反对帝国主义到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由主张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到废除中日条约为主.中共对外政策的调整不仅是民族使命的驱使,也与共产国际的政策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有一定的关系.对外政策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单极与多极之间:中国外交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国际格局,是指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同时并存,相互消长,但是美国谋求世界单极目标和多极化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推动和谐世界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外交所扮演的角色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极和多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的和谐共存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