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83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完全免费 | 53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194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579篇 |
2013年 | 459篇 |
2012年 | 545篇 |
2011年 | 998篇 |
2010年 | 733篇 |
2009年 | 704篇 |
2008年 | 959篇 |
2007年 | 686篇 |
2006年 | 642篇 |
2005年 | 780篇 |
2004年 | 724篇 |
2003年 | 718篇 |
2002年 | 689篇 |
2001年 | 702篇 |
2000年 | 626篇 |
1999年 | 324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PM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近三十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有效性经历了无数实证研究和检验,有些支持和肯定,另一些则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甚至认为β对股票的平均收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宣告这一理论已完全丧失了其有效性。本文检验CAPM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截面检验结果表明β对中国股市的平上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否定了其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假设。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经济全球化浪潮迅速推进过程中,经济的本地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理解,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全球层面上的创新网络联接和拓展,而本地化趋势则是强调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培育和企业的本地植根。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使区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是,认清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积极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培育和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使本地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978— 1999年金融资产相关比率 (FIR)及其他指标的计算 ,文章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特征。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金融业一直代行着财政功能 ,并在 90年代中期超过了财政的平衡作用 ,中央财政能力的下降是以中央金融控制能力的上升为前提的 ,中国牺牲了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保证了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行。只有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 ,改善政府治理结构 ,将政府在财政能力上的缺位变为到位 ,在金融发展上的越位变为归位 ,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领域。多数的实证分析证实股票市场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那么 ,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呢 ?回归分析表明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 ,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因而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股票市场发展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 ,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仇保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这种小企业集群组织,在我国沿海一带(包括台湾省),以及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并不是一定需以契约来维持,而是要通过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这样一来,在面临外部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小企业集群虽然有整体反应快、弹性度大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极易发生内部过度竞争而出现竞相偷工减料、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最终不仅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而且也会使小企业集群所在地地区形象受损,从而影响长期的发展。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以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生产作为具体案例,分析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分析表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性所致的“柠檬市场”效应,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产品同构、技术档次低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赚一票”的短期行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必须从有效制造和传播“正的#0; 相似文献
6.
关于服务外包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圣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兴的加工贸易。它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既是国际产业结构转型的产物,又是推动国际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市场存在激烈竞争。对中国发展服务市场是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关于上海股市效率性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鸿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股票市场的效率性指的是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效率,它是股票市场成熟程度的表现。有效率的市场分为弱度有效市场、次强度有效市场和强度有效市场。通过对上海股市的4年实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上海股票市场是处于从非有效市场向弱度有效市场过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新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1-8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使许多农户失去了依靠土地生存的基本保障功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从法律上切断了农地继续细分的制度路径依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压力下,今后很难阻止农民继续要求平分集体土地的机会主义动机;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了满足多数农民的强烈愿望违法调整农村承包地的行政行为也会经常发生。因此,从宪法和法律上明晰农地私有产权,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农地制度创新的惟一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
市场细分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罗纪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3(6):44-48
市场细分是现代营销的起点和根基,从研究视角、细分标准、细分方法以及细分模型的消费者假设等方面对目前市场细分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细分方法和工具的开发而缺乏系统的细分研究理论及方法论的构建;只有静态和局部细分工具而缺乏整体动态的细分方法。这些问题源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和方法论的缺陷,根据系统全息论的方法创建中国式消费心理理论并构建市场细分的系统动态模型,应是未来研究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花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9-16
一、文化严业竞争力的四大能力 借鉴国际学者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包括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实际,我们认为:“竞争力”通常包括微观竞争力、中观竞争力和宏观竞争力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