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打适品牌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企业的最大资产和最大财富,是企业重要核心力的主题。全球化趋势使国际商品贸易不断增长,跨文化广告传播日益频繁。这使作为广告特殊形式的商标也日益具有国际性,从而成为国际商标。商标国际化对商标的翻译提出了更大挑战,而国际商标美誉度的灵魂是文化,因此从国际广告文化的角度探讨国际商标的翻译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英译广告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亦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14-417
广告翻译不仅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转换,更多涉及的是广告语言的文化转换。在英译广告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文化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宣传效果。根据广告翻译的基本标准,着重介绍了英译广告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常见四种手法,即改译法、重译法,替代译法,音意结合译法。 相似文献
3.
论广告的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小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1):66-70
在广告传播尤其跨文化传播中,广告人员要特别注意广告信息传播地区的文化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对广告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消费者最终是否会发生消费行为.本文提出了广告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注意的问题,期待本文对从事国际广告传播的人员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历史性的危机:广告文化的现代性读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1):102-106
在传统的领域里,广告是作为一种技术性力量而被人们描述与讨论的。到了今天,这种作法显然已经暴露出它的迷思。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上对广告文化作现代性解读的,所选择的透视角度为广告的缺失──填充逻辑、广告的消费主义背景、广告的欲望策略、广告的“制服”规则,以及在诸如“戛纳广告书”中所渗透的文化意味等.在总体上得出了广告是一种危及社会文化根本发展的反文化力量的结论,提示人们面对现实,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1):60-64
广告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广告的传播特性和社会影响力使之在文化传播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决定了广告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意义。广告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世界中以独特的现象与意义出现,与其他文化形态同构社会文化的大系统,形成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气的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而无论哪种广告都应该传播先进、健康的文化,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6.
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建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43-46
商业牌匾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仰仗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投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我们探讨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告的文化渗透与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栋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3):67-70
日常生活中 ,形形色色的广告 ,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它们已渗透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造成文化冲突。要达到广告诉求的目的 ,应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广告的女性符号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9)
本文从分别运用了中西两种女性符号的两则广告的对比研究入手,分析了中西不同文化中女性符号的特征及其在广告中的表现,揭示了“性”指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产生“不洁”感的深层原因。文章作者认为:广告文化的反思和“女权主义”冲击,使西方广告的女性符号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中国的女性符号却还没有类似的思想洗礼,所以至今仍保留了传统女性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按心理定势把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分为浪漫的“仙女”和实用的“奴婢”两大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9.
广告文化批判研究范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4):134-139
广告文化是一种通过广告表达某种意义和价值,以谋求社会控制的文化形态.而广告文化批判就是通过解读广告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揭露其中存在的结构性压迫关系并寻求解救的知识活动.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是广告文化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运作、权力结构关系、文化资本的不均衡分布等不便言说的潜在话语.广告文化批判有两个最主要的批判范畴:权力(power)和主体性(subjectivity).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认识广告文化性质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二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