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土广告美学观念的新开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时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127-129
在与外来广告的竞争和对抗中,本土广告已自觉进入美学观念。本土优秀广告案例精品迭出,对于广告美学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文化和商业艺术的融合使本土广告透着外来广告所无法容纳的特有意趣美感和人文气质,成为本土广告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广告鲜明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8-1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朱熹"气象"审美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其昌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3):42-45
“气象”是继“意境”之后的充分体现宋代美学精神的基本范畴。“气象”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潮和哲学精神为底里。以追求一种宏阔的形而上的主体精神为目标,以不同于“意境”而倾向于“境界”意蕴的重要范畴。文章从“气象”的流变、朱熹与“气象”范畴以及“气象”基本品格——“中和”、“浑成”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朱熹是“气象”理论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花鸟画的自然形成与自觉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胜利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4):115-119
齐白石的花鸟画不仅数量多,而且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他在艺术创造中的独特之处。早年的乡村生活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审美意识,使他的花鸟画自觉不自觉地打破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窠臼,敏感地捕捉到乡村生活气息中花鸟的特殊情态与意趣,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充满了个人理解的写意花鸟画。他又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之法,为花鸟写照传神。他的花鸟画还洋溢着诗的意味,传达着他独特的精神感悟。 相似文献
5.
丁淑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83-86
从唐代开始,弄孔子、乱经传之优戏表演不断涌现。作为一种由学术论议、宗教讲经演化而成的以插科打诨为主的特殊戏剧形式,唐代“弄孔子”的活动始于宫廷,由优伶传及民间,形成化雅训为俗讲、化圣经为讹传的戏弄艺术。考察这一戏剧形式的演出与流播,有助于我们了解装扮表演孔子由宗教而伎艺、由伎艺而戏剧、由雅及俗的俳谐意趣中所隐含的关于唐代政治、宗教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崇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38-42
苏轼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所追求的"酒中趣"即意趣、情趣与理趣,不但使人格与酒格完美结合,创造出绝妙的境界,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身处逆境时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阮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19-24
韩、柳的意趣表现在众多的方面,韩主儒排佛,柳主儒且认为儒佛同宗,但他们坚执了共同的古文道统;现实生活的,导致他们的自省诉求,古文的兴味虽在儒学,但韩致力于古文之醇,明道不移,柳则从以文明道转化为对以文传世的追求;韩、柳都深于情、不免于以文为戏且好开新,但韩愈为文的浩博之气不同于柳宗元的简古之风,韩愈的好为人师自觉肩负了宣扬古文和古道的责任,柳宗元则缺乏这样的自觉意识,以淡泊人生一度走向山水。 相似文献
8.
郭文丽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4-18
“三言”小说体现出不同于宋元时期话本的新的表现意趣:从重在娱心到娱心与告诫兼备;从重在编织情节发展为于离奇曲折的情节中展现自然的世俗人性。引发这些转变的因素有:明代的社会思潮,作者的改变,接受阶层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邓乔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50-56
陈衡恪八十年前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一文对今天判断、划分和研究文人画仍有现实意义。北宋文人的画既有行家画,又有文人与院体结合的一类,而典型的文人画则以文同、苏轼、二宋和米芾为代表。他们兼有诗文与书法之长,文名与书名多在画名之上。文、苏的竹石,除士气外,还因或有比兴寄托而具文学意味;二宋和米芾的山水,不求形似,与行家的山水画相异,而有特殊的意趣。 相似文献
10.
杨斌!团委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大观》一书内容全面系统,结构新颖独特,语言精炼优美,融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炉,为青少年美育提供了一整套精美的教育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