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晨 《成才与就业》2014,(15):27-27
正提到MOOC,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免费课程"。MOOC真的是免费的吗?相信大多数人压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事实上。MOOC还真不完全是免费的。免费的内容主要有两项:视频课和在线自测。但对学  相似文献   
2.
Internet是20世纪末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时代,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必将对中国未来教育发生深远的影响。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观念等诸方面阐述了Internet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分析了未来教育将向着终身化、远程化和多媒体化、大众化、个性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提出了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的先导性、教学模式的科学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未来教育研究会、教育部有关部门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面向2 1世纪教育未来研讨会”于 1 999年 8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有 :中国未来教育研究会负责人、教育部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云南省教委和云南省电视大学的领导 ,全国部分高校的负责人或科研人员 ,中央教科所及部分省(市 )教科所的负责人、研究人员等。这次研讨会得到了清华大学同方公司、云南省电视大学等单位的支持和资助。  研讨会积极贯彻落实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和 2 1世纪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  相似文献   
5.
技师学院教师礼仪的修养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洪武 《职业》2011,(23):66-66
一、注重内在德行修炼使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礼从心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和涵养往往从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能表现出来,而这些表现往往与个人的素质与人格魅力密切相关。未来教育冲破传统,面向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教师不仅仅是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孔子学说与未来教育如何结缘,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崭新课题。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主张与21 世纪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模式;孔子“温故知新”、“告往知来”的教育方法与未来教育的创新精神;孔子“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作风与未来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孔子的进步教育思想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现代教育手段的发展,教育手段的变革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体现了教育过程的辩证法。本文拟以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阐述教育变革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校中心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思路是面向教学科研,适合信息化需求,拓展外部环境,寻求发展空间,争创工作绩效。争取每学期或每年度的工作业绩,都要有为学校争光的“亮点”,避免在低水平上重复。从理论上讲,“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应发挥两大作用:一是促进并深化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二是深入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克思关于教育的著作,未来教育可以表述为反资本主义的教育.从“共产主义”的概念出发,未来教育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对资本主义教育的批判、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教育之建构和达到人的自由境界的教育之实现.未来教育正处于现实境遇中,并已经在国家教育中展现出实践前景:当代教育的两种趋势的克服、教育与生产劳动过程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张科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01-201
一、慕课时代来临"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