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49篇
管理学   67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文章评述了弱势群体解释的个体主义和制度主义路径,转而深入生产层面对弱势群体作马克思主义式的阐释。弱势群体本质为其社会关系的总和弱势,可定义为在生产、政治以至整个社会过程中,被支配、被管理且生产能力和提供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低下的底层群体。全球化视野下,处于国际分工底层的群体(甚至国家)构成弱势群体。由其本质决定,弱势群体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结构演进性、个体易变性和生存保障性等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2.
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从技术产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人的生产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力地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进步。由于技术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把技术看成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技术的本质被遮蔽起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在欲望和功利的支配下,技术变成了万能的、无所不成的魔力,技术的工具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其遮蔽的程度就更加扑朔迷离,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技术的异化、对抗以及不和谐。对技术长期遮蔽的原因作以澄清,首先必须对技术的本质作以清理,以便清除技术遮蔽的屏障,使技术真正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大地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3.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4.
德语熟语学研究目前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前苏联语言学界对于熟语学的研究.德语熟语是德语中的一种固定词组,其主要特点是惯用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多词性,并且可以按照交际功能角度、句法角度和语义角度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5.
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当作整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抓紧抓好,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6.
对篮球运动本质观点进行述评,以辨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为理论基础,提出篮球运动是以参与者(人)的时空感、时空控制能力和时空利用能力等为基础,进行时空控制与时空利用下的比准的体育项目的新观点,以引学术之争鸣,促篮球运动理论研究之发展.  相似文献   
7.
艺术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其中的真,而人们对真的理解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同样"艺术之真"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穷毕生精力就是为了像镜子一样客观地模仿现实的外在形象。由于技术和人们对真理解不同,有些艺术家在模仿的同时更进一步,希望超越和战胜自然,他们的理想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艺术真实"。到了现当代,艺术家对真实的理解更趋多元化和本质化,有些艺术家试图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阐释自己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他们的艺术更多关注的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由于不同时代和流派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差异,使他们作品中的艺术之真总是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中滋生了新教条主义。其表现形式仍然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但与旧教条主义相比,它更有欺骗性;照搬西方"本本",有更强的宗教性;在理论上涵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更严密的体系性;其鼓吹者具有极端的复杂性。新教条主义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我们要正确认识新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性,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点、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精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