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292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31-36
本文在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传统文化现代化进行了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赵世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3):10-16
文化是人的社会成果,其表现具有民族性,而文化传承正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从一个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对民族文化传承作这种定义的研究,将有且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传统,把握文化。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魁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1-8,19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然而,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抢救珍贵的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保护和抢救过程中,应贯穿整体性原则: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文化的"过去时"形态,也要关注它的"现时"形态和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利益诉求;还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等。这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翻译理论赖以构建的原始语言文字的选择是翻译理论研究与教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现代翻译理论赖以构筑的核心理论应以民族语言文化为立足点 ,挖掘、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长处 ;同时 ,运用西方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传统译论进行改造和升华 ,从而生成既蕴含了中国丰厚文化内涵 ,又融合了西方研究方法优点而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新型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5.
浅析跨国并购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跨国并购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也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分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连开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贯穿中华文化发展全过程的 ,一是中华文化的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 ;二是区域性文化向中原汇聚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双向运动。而中华民族在古代的发展 ,呈现出东西两大部、南北三带的相互依存 ,东西两大部和南北三带民族的统一过程 ,也就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宗桂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61-165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觉.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将大大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段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62-66
文化生态是维系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适应机制、与外来文化接触的交流机制等方面。应注意研究有关民族文化事象生成、发展、演变的规律,将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要纠正文化保护问题上一些不正确观念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烈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5):191-195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 ,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采集和利用 ,譬如收集、整理、改编等 ,常常被误认为原始创作 ,而真正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参与者、传承者却很难从中受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文化贸易的增长 ,在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中 ,民间文化遗产的拥有群体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迫切需要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法律保护制度 ,以鼓励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创作 ,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