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地区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翔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36
利用吉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加权变异系数三种新分解方法,分别对中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区域分解、产业分解和城乡分解,寻找出影响地区差距变动的直接因素,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政策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泰尔指数分析省区人均GDP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泰尔指数对中国近20年的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省区间一直存在着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从1985年至1990年之间,省区间的差异在缩小,而1990年以后,这个差异却在拉大。省区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而三大区域之间,东部省份之间的差异要远大于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居民税负地区性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焕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23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关注农村居民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而税负地区性不平等的问题被忽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带之间、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农村居民税负的差距呈缩小趋势,而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带间及经济带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文章的结论为农村税制改革提供了客观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逐年增长,而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地区之间分配,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测算了安徽的区域经济差异,并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认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处在增速不断的扩大的增长过程中,且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各个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的增长速度,并以降低组内经济差异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测度与均等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鄢洪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16-21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是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2002~2009年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测度结果分析发现,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差距呈缩小的趋势;不同资源之间的差距水平和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城乡间差距是决定总体差距的主要因素。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必须明确发展战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和完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县域人均GDP作为衡量县域经济的测度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定量分析1986~2007年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发现,辽宁省的绝对差异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在2000年之后逐渐缩小。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之间的总体差异,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发现:辽宁省总差异的变化并不是由某一部分差异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三大区块间差异和区块内部差异共同作用引起的,辽中北区域和区际之间的差异变化对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博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5-8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分析了1980-2004年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变动状况,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贡献度作了分析。研究发现,改革以来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差异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但制造业向沿海的集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少数产业地理集中度出现了下降外,大部分产业出现了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改革初期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到了2004年这一排列次序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策,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方法,从历史演变和总体收入差距分解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只有从制度层面废除收入差距自我强化机制,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推进农业化经营,才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基于城乡二元收入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乡二元收入模型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不打折扣,则无论是在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还是在劳动力“有限剩余”阶段,新型城镇化始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利用我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同时新型城镇化也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带来的良性反馈作用。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林静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基于2002-2013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及最小二乘法等分析了福建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是以泰尔指数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随着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趋势。结果也表明了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不可能随着城镇化发展自动缩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