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杨晓霭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5):20-26
<渭城曲>是唐代一支送别的歌.中唐时已广为传唱.<全宋诗>、<全宋词>中的有关歌吟,反映出<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及传播情况,对其歌唱者、歌唱声情、歌唱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述及.在宋人的诗歌创作中,<渭城曲>已形成专门的一"体".分析这一典型个案,诗歌歌唱在诗"体"形成中的意义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石云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454-458
阳关、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分别扼守西域南北两道。阳关为丝绸之路南道关卡,玉门关为北道关卡,汉唐时内地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因而玉门关和阳关成为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要道。这两座屹立在汉唐边陲的雄关,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绕反复吟唱。在唐诗中阳关是边塞、前线和丝路要道,寄托着将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立功边陲的志向,表达了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相似文献
3.
孙绍振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4,(3)
正余秋雨《阳关雪》原文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