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道德需要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中国现实生活的角度,窥探道德沦丧与道德回归的原因,从而得出在社会变革的时代,虽然存在困惑,但道德需要仍根植于人的社会本性之中的事实,最终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改普通的“你必须”为“你意欲”。  相似文献   
2.
正幸福是什么?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感到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感觉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感觉很幸福。从理论上讲,幸福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什么是幸福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培养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诸多障碍。湖北大学哲学系江畅认为,从人类生存方式的角度看,其根本性障碍在于当代人类普遍奉行的自由生存方式。自由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否定奴役生存方式基础上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人类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无疑具有合理性。但是,自由生存有其日益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主要表现在:自利性。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物欲性。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都被还原为物质需要和感性欲望;贪婪性。  相似文献   
4.
精神是与物质相对而言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很明显,人的需要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更为高层次的需要。对人来讲,需要决定行为.研究教师的需要,特别是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研究教师的精神需要,进行有效的“精神”管理.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需要”是人的思想、行为动力的源泉 ,“需要”是由人的价值观决定的。应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的形势 ,改革、更新思想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阶段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5个维度对武汉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入、对发展前景的认识、职业声望的自我评价、自我才能的实现、福利保障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5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武汉地区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除了要正确对待其物质需要外,还要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满足其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  相似文献   
7.
陈媛 《学术论坛》2008,31(3):22-27
当代人类生活日益呈现出审美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引入审美态度;在非日常生活领域把审美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当前学术界对生活审关化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生活的审美化,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人性的堕落,是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审美异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类生活的审美化是一种真正的进步,是人性的真正复归.文章认为当代人类生活审美化的意义需要从人的发展视阈中加以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物质基础和文化形态的跃迁使人的发展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向:人的发展从以物质需要满足为目标和动力转向以精神需要满足为目标和动力,文化在人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文化在本质上是审美的,人类生活审美化的实质是人的当代发展的审美吁求.  相似文献   
8.
赵越 《经营与管理》2011,(11):26-27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多维度的、复杂的,薪酬、培训学习、工作自主、发展前景等因素都是满足他们需求的重要激励因素。他们对薪酬的高需求不仅是其物质需要的反映,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反映。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知识型员工价值大小和成就的高低。传统薪酬机制的市场竞争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得知识型员工的心里预期与实际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他们对薪酬的满意度不高。如若薪酬待遇状况长期未得到改善,他们容易产生“跳槽”的念头。因此,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去留选择。  相似文献   
9.
世声论点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雨果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品牌识别特征与创造名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已为我国企业逐渐认识.本文从九十年代中期国外市场营销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品牌概念--品牌识别特征入手,分析了一些品牌的实例后提出建立品牌识别特征是创造名牌的关键.品牌识别特征即品牌所具有的特点,这种特点就象"指纹”一样为该品牌所独有,而且很容易被消费者鉴别.品牌识别特征可以从产品的物质性能、文化和品牌人性化方面赋予品牌,可以从品牌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策划并长期保持和宣传,且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