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汉论──纪念田汉诞辰一百周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8,(1)
田汉(1898─1968)的经历给人一种特别强烈的“历史感”,这是因为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在艺术实践中被探索被解决的历史轨迹均与田汉紧密相关。从在整个中国戏剧现代化运动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来看,田汉不愧是一位绝伦而轶群的剧坛领袖,是梨园行的一代宗师。他具有一贯的“开放型”的文化心态,这形成了他兼收并蓄、丰富深厚的学养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他在现代戏剧运动中发挥着“盟主”的作用,成为现代中国的“戏剧魂”。 相似文献
2.
3.
刘方政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6):28-31
田汉话剧的“中国化”特征:对民族生活的描摹,对民族精神的高扬,对民族意识的强化;紧跟时代前进的现代意识:对人的尊重,对民主的渴求。 相似文献
4.
高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1(6):76-80
中华民族在危难的时刻选择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戏剧作为激励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抗战八年,中国的戏剧力量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得以最壮烈的释放。“戏剧与抗战”早已以一种共生的姿态贯穿田汉每一次可圈可点的戏剧活动与艺术实践当中。他不只是在民族危难时发出最后吼声的戏剧诗人,更是那个狂飙突进时代的剧坛先锋,当之无愧的梨园领袖。 相似文献
5.
韩日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47-52
郭沫若与田汉是20世纪中国剧坛浪漫抒情剧的双子星座.他们的剧作在表现女性抗争,谱写文化名人赞歌,塑造宫庭女性形象方面存在着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雷水莲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99-100,106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虽然在早期的话剧创作中有较鲜明的感伤情调,然而随着时代政治、社会现实的变化,渐次转向了左翼戏剧,并表现出“为人生”的倾向,主张民众的、时代的、政治的戏剧理论并努力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7.
早期田汉对“新浪漫主义”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眷顾,但通常人们都把田汉早期的戏剧划分到浪漫主义的范畴之内。他早期剧作中“灵与肉冲突”所造成的主人公内心激烈的冲突与矛盾,以及象征化的艺术手法、相对主义的思想观念等等都显露出了一种强烈的现代主义倾向。用现代主义的眼光审视田汉早期的剧作既能深入到它的内质,又能为研究中国话剧早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鉴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1,22(8):83-86
郭沫若和田汉同志,同属中国现代革命话剧的奠基者和佼佼者.他们各自创造的早期社会解放剧,虽然批判对象有所区别,歌颂对象有些差异,社会作用有异有同,但都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代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追求个人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革命精神.从他们的剧作主题中,人们可以看到易卜生戏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煜斓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4):82-86
文章论述了田汉在中国现代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田汉是中国现代歌词的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他把现代歌词从“蜕变、崛起阶段”推向“创立、拓展阶段”;他以创作的实绩和社会影响,使歌词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得到承认,并由此奠定了歌词的文体地位;在体式的建构中,他又突出歌的个性特征,使歌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田汉是我国现代歌词艺术大师 ,他的一百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连同他的名字一起 ,已深深地镌刻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上。他的歌词 ,其思想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 :历历在目的时代绘真 ,神形兼备的音乐形象 ,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 ,声诗并著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