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65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模偏大,以及制度自身的残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中国需要一个没有漏洞和使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免于绝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应该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杨翠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3):12-20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模式、管理体制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其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扭曲.而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失衡及功能扭曲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且与社会生产系统紧密结合,无法在城乡之间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但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反而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迫切需要统筹城乡改革.当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和调整社会保障项目,适时控制社会保障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王思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6):83-9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弱势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在支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总的说来,当前我国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不平衡、补偿性、配套性、政治动员、行政工序化和应急性的特点,没有形成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体系,影响了社会政策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改进社会政策的方向,以对弱势群体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梁鸿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文章从农村社会保障建立的必要性和约束性 ,以及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特殊性等方面 ,论述了建立农村社区保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因而在卓有成效地推行农村社区保障的同时 ,一定要考虑其今后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尤其是与国民保障体系的接轨。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
制度障碍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障碍之一 ,其作用具有明显的刚性 ;制度创新是释放城市化空间的重要路径。当前对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最大、最直接的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放开大中城市的户口管理以及改变必须购买商品房的规定 ;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城镇土地的年租制 ,降低企业和个人进入城市的门槛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扩大保障面 ,根据不同的保障内容实行不同的过渡性的保障办法 ,逐步将农民工人纳入社会保障系统 ,为未来 2 0~ 30年中国切实实现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换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昨天·今天·明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崩溃,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已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之一。政府应承担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责任,目前宜采用改变农业税使用方向和发行彩票的办法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集资金,待时机成熟后,再相机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作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董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5):424-427
目前我国农村非农群体数量庞大,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给这部分人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然的,因而,构筑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成了国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在我国构筑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和障碍性因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迎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主要社会保障项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尝试和探索。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制度本身的建设、制度环境的建设及立法保障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不大,制度化程度还不高,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保障功能差且比较脆弱。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稳定的推进措施,政府本该履行的角色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9.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1):91-95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与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建立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城市居民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较全面的社会福利,而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原则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景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4-79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显重要,对此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方针和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城乡有别的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