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民社会与中国社会福利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市民社会在中国总体上是缺位的.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与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近乎是同步进行的.在市民社会发育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从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看,社会化过度而国家化不足;二是从社会福利服务的发展看,社会化(市场化)不足而国家化过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社会化中政府责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主导,把握责任,对提供社会福利的主体重新分配,对服务对象重新定位,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的健康运行机制,社会福利的投融资渠道更加宽阔.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对其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政府对社会、市场关系的有力协调.只有协调好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职能作用,才能解决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充分阐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内涵及途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养老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娴 《经营管理者》2012,(2X):277-277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福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无论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还是单纯的养老保险都无法满足老年生活的多种需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公共财政有限的情况下,社会福利的社会化对于构建我国的老年社会福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福利主体的多元化和福利对象的普遍性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两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在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做的非常好。从市委书记到市长,从区委书记到区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非常高,出台的政策措施也非常有力。据我所知,在西安市,政府对城区每张新建的床位补贴3000元,对郊区每张新建床位补贴2000元,然后再根据机构的经营业绩,每年视情况再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6.
适应三个转变推进社会化进程 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2001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民政局等22个部门<关于加快实现本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几年来,在推进落实上海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上海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方针,对外统筹协调、强化资源整合,对内规范管理、强化能力建设,注重顺势求进,虚实并进、分类推进,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长足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保障了老年人、孤残儿童、残疾人和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社会福利院建于1950年,其主要收养“三无”(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对象、社会弃婴、伤残儿童等人员。近年来,福利院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同时,力争管理上水平,服务上等级,积极配合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开展社会养老业务和咨询服务,打造环境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新型福利院。  相似文献   
8.
肖萍 《社会工作》2009,(15):46-4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社会福利体制的“社会化”之路。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要求,制定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由此成为加快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具体措施也被简化为“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最先出现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延伸至社会福利领域,市民社会主要以民间组织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民间组织的参与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由于自身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特点更能贴近人民群众,更能使社会福利政策得以有效的开展和实施,促进社会福利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福利变迁下养老服务中非营利民间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从20世纪末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在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之下,养老服务体系已进入以社会化为重要特征的重建阶段,西方社会福利私营化等新的福利理念及实践对中国福利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专业化已成为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和实务操作的主要去向,非营利民间组织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其地位可从效率和责任层面以及人文主义和成本效益层面来理解.政府应从对非营利民间组织的政策扶持和民间组织建立评估机制这两个主要的制度方面着手积极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