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根据西方宗教学理论 ,一切认为神是正义的或宇宙是有意义的理论都可以称为神正论 ,以此观之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宗教观念中 ,就已经存在神正论思想。春秋神正论认为神“聪明正直” ,“惟德是依” ,福佑有德之人而降祸于恶人。春秋神正论有此世补偿和后代补偿两种类型。春秋神正论将人的价值实现托付于神 ,又让神转交给人自己 ,它不是从虚幻走向虚幻 ,而是从虚幻走向现实。春秋神正论更多地继承了西周神正思想中对贵族成员的道德警戒倾向 ,而不是对被统治阶级的神正安抚和威胁。其终极目标是提高世人行为选择的道德意识 ,减少现实社会的无序和混乱。  相似文献   
2.
张荣 《文史哲》2006,(6):133-141
奥古斯丁是传统神正论的主要代表。他对原罪的哲学阐释,揭示出意志自由之于人的本体论意义。然而,这种神正论在启蒙运动中被颠覆,逐渐为理性主义与主体性原则取而代之。与此同时,康德的启蒙理性本身也遭遇了同时代人哈曼的批评。20世纪以来,一些拥有宗教背景、熟悉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开辟了一条现代性反思的新道路。他们坚持后现代视野,对传统神正论进行当代转换,并使之与现代性反思结合起来。汉斯·约纳斯的责任哲学就是把传统神正论和现代性反思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换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3.
西方神正论思想与现代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阐明西方神正论思想的源流 ,探讨基督教神正论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关系。在比较了神正论和现代各种正义理论以后 ,作者指出 :现代正义理论由于消除了正义与赏罚的关联而受到人们的怀疑 ;如果把生命伦理与至善完全归于私人领域 ,仅仅依靠政治哲学家的合法性论证去奠定现代政治的全部根基 ,那就不能够赋予现代政治以足够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上帝存在与恶的问题是中世纪哲学重要问题之一。恶的问题通常被用作反驳上帝存在的理由,而应对这一诘难,为上帝存在的信仰作辩护的理论,就是神正论。圣托马斯·阿奎那在《论恶》一文中对恶的本质和恶的来源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澄清。本文通过对圣托马斯·阿奎那论证思路的分析和整理,认为其神正论有两大要点:第一,将恶解释为具体的善的缺失,从而对恶作了非实体化的处理,使其不具有本体论地位。第二,对自由意志与恶的关系的解释是,上帝不能给被造物一种只可行善不可作恶的自由意志,意志自由的本质在于可选择性。因此,上帝存在与恶的问题是相容的,恶的问题并不能作为否定上帝的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奥斯威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亚伯拉罕信仰体系的崩溃,这对我们再次面对上帝时必须找到思考的切入口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原罪教义是基督教教义体系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基督教信仰赖以形成的理论根基.从西方基督教思想传统来看,奥古斯丁有关堕落和原罪的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影响深远.然而,正是施莱尔马赫对传统“奥古斯丁模式”原罪理论的持续反思,重新修正了这一有关原罪问题的经典理论.在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看来,施莱尔马赫是神正论“爱任纽模式”的最主要代表,这一模式有效替代了充满诸多问题的“奥古斯丁模式”.本文试图结合施莱尔马赫有关原罪问题的具体阐述和主张来论证这一看法的合理性,指出其基本特征和理论实质,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一模式转换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深入理解和阐释施莱尔马赫基督教思想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人类文化发展吏上看,和谐以及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内核与价值重点所在,但是随着西方历史的演化而表现出来的关于和谐的理解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对和谐现象的分析必须追本溯源,以求充分把握其本质形态及其展开过程,以此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从而为实现和谐的社会理想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