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完全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20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作者采用面向农户户主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最基层的农民的视角反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认为中国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研究滞后、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备、是制约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农村传播与广泛应用的根本障碍;文章提出了适当扩大经营规模、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健全和规范农业推广体制以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 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国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14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间的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解、分歧和共性,探讨了终将从广义上延拓成科学技术学一级学科,从狭义上形成二级学科群的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坚定自然辩证法原理作为科学技术学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指南的必然性,建议扩大<自然辩证法研究>副标题的内涵,将目前冗长的副标题改变成简洁的"关于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性杂志".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价值负载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技术具有多重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中,人们面临许多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需要社会价值规范的引导。科技发展受到社会的选择、调节和制约。科技工作者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科技创新和应用要以人类内在的、终极的价值为引导,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晏智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1-3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价值论,即承认各种生产要素对增进社会对富或其价值都做出了贡献,因而也就认可它们有权按般各 自贡蔽的大小取得相应的分配份领 #1;生产要素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现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营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当然,一般的劳动、土地和资本这些传统的基拙的要素则仍然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理论是对社会财富或其价值增进的主要动 力和基本条件的认识的科学成果,最初是由西方贵产阶级经济学提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思想财富。试图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 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行不通的,也有悴马克忍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思想的产生、发展与科学意义(下)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钱学森提出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并据此指出应该用系统观与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中医学。同时,他的复杂巨系统论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此外,他将地理科学列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框架内。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进行地理建设,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把地理建设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10
钱学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结构,总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观点。他建议建立科学技术业,并将其作为新产业革命带来的第四产业。同时,他坚持要开展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此外,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经验,他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他在社会主义国家学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怀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1-5
科学技术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 ,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先进文化的基石。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充实先进文化的内涵 ,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技术手段 ,是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 ,抢占科学技术文化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9.
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13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从横向上,钱学森将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分为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三个层次,科学技术认识的基础是前科学;从纵向上,他从"科学是随着矛盾的产生而发展"的观点出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新学科。还将文学艺术、军事科学技术、行为科学技术、地理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技术等纳入到科学技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景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40-47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 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构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这个体系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