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完全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07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继同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6-12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医院、康复服务、社会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规划等所有服务领域。在恢复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先领域、战略重点与介入策略至关重要。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和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处境下,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先领域,改善医患关系是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和最佳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冬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50-58
农村土地纠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民对土地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其中不少土地纠纷案,与90年代中后期实行的"30年不变"的土地延包政策有关。当前农村土地纠纷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村民之间的土地争议;另一种则反映了普通村民和基层乡村干部之间的分歧。在解决这些土地纠纷时,各种民间惯例和民间习俗等农村非正式制度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国家政策制度形成一种互相补充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调解的地位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长青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1):33-37
人民调解是我国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民调解逐渐呈显弱势迹象。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人民调解应重新定位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解纷机制可以实现纠纷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调解能更充分地体现主体的民主参与性;调解机制更易发现适当的纠纷解决方案;调解不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调解更能实现理性化的公正;调解具有人际关系的整合功能。为实现人民调解的地位重构,现阶段的人民调解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5.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0-73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劳动聘用关系及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书面文件。由于许多大学生都需要在正式毕业前寻找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担心应聘人员脚踩多只船,所以,在当前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广泛适用。由于就业协议本身不是劳动合同,关于就业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多见,实践中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挑战。本文主要比较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异同,从而为认清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顺利解决关于就业协议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拆迁纠纷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制度,也是一个学术界非常关注的城市环境经济学问题.当前城市拆迁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城市拆迁纠纷的经济学成因在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制度障碍和政府、拆迁商及被拆迁者利益博弈的本质;在行政权力未能受到法律有效制衡的条件下,政府也无法对拆迁利益受害者实现应有的实质性保护.因此,必须从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制约拆迁许可行政职权和强化对拆迁商拆迁行为的监管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通过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推动城市拆迁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水事纠纷的预防调处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水事纠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的法律机制现状及其缺陷,其机制的完善工作提出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史卫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22-128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于行政仲裁,影响其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裁两审”往往容易导致重复性劳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加之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仲裁条件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开展存在种种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贯彻依法独立仲裁、及时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实地调查取证、坚持调解为主等原则,并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发展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变革时代的纠纷解决及其研究进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卫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0-116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纠纷数量激增、解纷机制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对纠纷及解纷机制的研究可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实证的研究。通过个案解剖和数据分析尽力展示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存在形式及作用范围。第二,系统的研究。将纠纷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注重从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自身运作机理和相互关系角度展开研究。第三,过程的研究。关注纠纷的解决过程而非纠纷的解决结果,尝试重新解构纠纷解决机制的机理。第四,综合的研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阐释纠纷及其解决。第五,对策的研究。我国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应当着眼于中国现实国情,立足于对我国既存纠纷解决体系的全面认知和理性反思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及相对人权利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教育行政纠纷时有发生,并呈现上升趋势.围绕着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案件大量地映入我们的视野.如何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这类纠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解析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出发,本着优化纠纷解决途径的目的,试对教育行政纠纷的相关救济途径做了分析.以期对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法治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