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安徽黄山市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7,(2)
旅游区域的经济效应决定于旅游花费的总量、旅游花费在区域经济中的漏损,区域经济规模,旅游业与整体经济的关联等等。近年来,黄山旅游区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旅游人数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提高该旅游区的经济效应,必须围绕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各方面条件;增加购物、度假等旅游项目,提高旅游花费总量;减少其在经济区域中的漏损;充分发挥旅游业为中心的各项经济事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惠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25-29
为了研究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通过综述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将知识溢出的人力资本流动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若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集聚到一个区域时,产品的种类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完全分散时,产品种类的增长速度将降低到最低,知识传播的距离递减效应将减缓创新的步伐。知识溢出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方面,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从而加快知识的扩散,使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由公共知识的“搭便车”行为所造成的企业恶性竞争又必然导致产业内知识积累的停滞。因此,需要相关的政策来调整。 相似文献
3.
产融结合的原因、方式及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能够降低银行与企业的交易费用,消除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它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多元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产融结合的发展有助于增强资本积累能力,促进储蓄-投资的转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当前,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还不规范,政府应当为产融结合的发展"开绿灯",并从政策、法律上加以支持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国际绿色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壁垒通过市场准入限制和产业竞争力影响而发挥作用,根据经济学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绿色税收和市场准入限制分别从价格和数量方面影响着进口国的国内经济;此外,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法则也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受限产品持续增加和污染产业转移两大挑战,因此,其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以便从根本上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与天津市工业聚集经济效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聚集经济指数是衡量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重要尺度。对上海市和天津市的工业聚集经济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两市第二产业的整体聚集经济效应都不甚明显,上海市甚至为负值。但从具体行业和特定地区来看,上海市和天津市呈现了各自的聚集经济优势。这一结论及由此而来的对策措施对于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软实力"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国情、国力分析方法和新的认识范畴,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对国家治理和提升综合国力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经济层面上对增强国家、区域、产业甚至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同样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探讨"软实力"在影响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方向和配置效率方面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不仅表现为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还表现为激励动力效应、集聚整合效应、优化升级效应、创新增进效应和品牌放大效应等,揭示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软实力"概念的经济学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经济效应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爱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分析水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方法。本文在计算各产业部门的用水投入系数和用水产出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调水经济效应的方法,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河南省的调水经济效应作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产业部门的用水产出效益差异比较大,用水产出效益较高的部门分别为商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运营期,调水为河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57.83亿元,对河南省整个经济系统的GDP贡献值达到341.79亿元,其中对GDP贡献率比较大的是用水产出效益较高的部门。 相似文献
8.
铸币锐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家和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11-13
当今铸币税已为各国广泛使用 ,而作为一种工具用于调节宏观经济中的内需不足 ,则尚未在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明确的体现。本文认为在通货紧缩时期 ,政府通过征收铸币税 ,运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法 ,就能够在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 ,有效地控制国家的债务负担 ,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强有力的调控。本文对铸币税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弥补财政赤字效应、扩张货币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及其他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悦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
基于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历程的总结,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更多地被当作一种短时期的政策性工具来使用。因此,通过提高税率获得长期经济利益是有一定难度的。出口退税政策应在营造公平贸易环境的基础上,成为一国调整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且相对稳定、具有长期利好性的政策措施。同时,出口企业也应提升自身在经营上、产品上、竞争上的实力,以应对贸易形势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中国从进口贸易中学到了多少技术知识,这些技术知识是否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悬而未决.为此,实证研究了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总产出的影响.首先提出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经济效果研究的框架,然后对中国基于进口贸易所获得的潜在与有效溢出的技术知识存量进行了测算,并据此对外溢知识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边际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