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各区域在整体创新网络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创新环境和创新活动的区域差距,促进整体区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佛山从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镇”到“珠三角制造业重地”,集合了历史文化、村镇经济、广州辐射的多重动力,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已历时近十年,佛山空间结构的演变,已成为中国快速城镇化值得探讨的生动案例。2002年底,行政调整后的佛山市在战略规划中确定了“2+5”的组团结构,而后又相继提出“中心组团”、“东平新城”的空间布局概念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与此同时佛山市下辖的南海区和顺德区也在进行适应产业提升的空间重新布局,貌似无序的村镇布局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能否不断加以改善并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试图以佛山活跃的村镇经济为背景,解析佛山空间形态形成的动力,探索行政意愿和市场导向共同作用下的空间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3.
员工社会网络结构对内部营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就员工社会网络结构中各相关因素对于内部营销机制的相关性作了实证研究,其目的是:①通过揭示员工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质及其在情感、意见和信息支持这3个因子上产生的作用,探讨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结构是否影响内部营销实施;②分析社会网络可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③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内部营销模型,并验证模型成立的条件.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中的情感关系和信息关系同内部营销机制中的关键因素组织承诺间存在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住房领域的问题与出路: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亚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345-350
住房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住房政策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住房政策网络参与主体的有限性与网络结构的封闭性是当前住房问题产生以及政府相关应对措施效果有限的深层原因.因此,打破住房政策领域内封闭的政策网络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住房政策过程是解决住房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以及系统的网络结构.结合具体的应用背景,以模块划分的方式对于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并以系统流程的分析对多类型用户的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离不开相应行为主体的推动,不同的主体对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社会关系的环境下,他们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可以大致归纳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个体三大群体。本文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主体的网络结构形态描述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状况,进而以发现这些关系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作用,并在共性利益的基础上探讨三元主体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以及构建合作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以2013年重大突发事件"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统计得到的微博节点关系矩阵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整体结构、角色与位置结构等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媒体用户、政府用户、地震经历者以及积极参与救援者在舆情传播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有效控制舆情的传播速度。本文采用实证方式对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拓展了SNA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毕业生就业服务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就业服务应当以培训和开发就业能力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平台,多主体广泛参与,建立由政府引导与扶持、中介服务组织主导、毕业生负责、学校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多主体合作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为确保就业服务体系中各主体职责的充分履行,需要计划机制、市场机制、监督机制等运行机制对各主体的行为加以约束,从而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网络结构的作用,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相似文献
9.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指标值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而对中国进行了实证测算,2001~2010年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指数从14.7%提高到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例、外资企业科技经费比例等指标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策略在于高效的、紧密的、国际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 城市生态绿地网络是指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植物,根据国家规范和城市自身条件所确定的标准.以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为基础.科学地规划成完整的、合理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