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博雅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社会实用知识的冲击,其课程内容和实践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维护本国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精神上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2.
陈建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130-132
以在美国大学培训考察获得的材料为基础,对美国大学全程化、全员化的学生成才服务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在学生成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实现育人根本任务与具体的工作目标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服务学生成才措施相统一,强调学术自由与道德自律相统一,实现个性独立与自我负责相统一,力求社会规范与学校要求相统一等方面构建我国高校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蒋云尔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91-94
美国大学有严格的教师录用制度。教师的工作主要由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部分组成,职责明确。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也根据这三方面的情况进行。教师晋升的过程有严格的考核程序。美国大学师资建设存在着“终身职”和重研轻教等问题。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当今美国大学的实践看学生评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虽然有许多人对学生评教的重要性不理解,但学生评教还是被许多美国大学普遍用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学生评教最常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何看待评教结果、给学生成绩的高低对评教结果的影响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技的领先,大学贡献甚多,且与其二战后建立起的科技创新制度有着直接关联。"威斯康星理念"的推行,改变了美国大学旧有的科研格局,而《拜杜法案》为代表的鼓励创新的法律制度,加快了大学科研成果产品化的步伐。美国的大学科技创新制度并不像大陆法系国家那样追求法典化,而是由联邦和州各级各层次的规范性文件体系构成,并重视以各种专门化法案推动大学科技创新。总结美国经验,可依此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在美国大学、公司、政府等许多组织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道德委员会"或"道德办公室"的机构。与人们想像中高谈阔论道德的机构不同,这里的"道德办"常常掌握着组织内官员的去留。在众多道德办中,美国联邦政府道德办公室(OGE)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人出于对国内教育的失望,把目光投向外部,非常推崇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经常建议用美国的教育模式取代现行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地方。自二战以来,美国的教育成功取代欧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自有其非比寻常之处。但我认为,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具体国情。否则,单纯盲目的移植必然会导致南橘北枳,而且会丧失宝贵的时间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从6所样本大学的英文官网搜集获取其本科人文教育课程的大量、详实的电子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探究当代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研究者从美国当前人文教育课程的定位、目标、课程设置及内容建设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始基性地位而不可或缺;名校“精英”抑或普通公民都需要良好的人文教育,只有程度水平的差异而无素质规格培养的壁垒;课程设置则兼有结构化与开放性的特点;在内容上则体现出永恒性与时代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的环境之美,几乎人尽皆知,然而来到东南部名校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所见校园环境与建筑的美丽和谐,仍出乎我的意料。森林花园与典雅的建筑随友人去杜克大学,先步入了一片原始森林,顺步行小道越走越深,两边大树遮天蔽日,草木葱茏,树草的清香扑鼻而来,不觉让人深深陶醉……这是有名的杜克森林(Duke Forest),占地29平方公里,坐落于杜克大学西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