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0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454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致中东变局的根本动因是该地区各国内部政治和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但国际舆论尤其是占据强势地位的西方话语,对整个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当前中国持续崛起,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等领域竞争和摩擦增多的大背景看,西方利用其掌控国际舆论的优势,在中东变局中不断制造话语和设置议题,甚至不惜诋毁中国相关政策,不仅是为引导局势走向,更有维系其国际事务主导地位、遏制中国影响力上升的一面。近年来,中国采取了更为积极进取的中东政策,但话语构建和议题设置能力相对不足,常常不得不在西方设置的话语和议题陷阱中被动应对。本文重点考察中东变局中的国际话语权竞争及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晚清思想文化界的旗手,梁启超的救亡启蒙思想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诗、文、小说,虽以经世致用为目的,却能以饱蘸感情之笔,怀抱未来中国的美好理想,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构筑了一个人人摆脱了被奴隶的地位,获得个人权利和自由,傲视世界的未来中华"乌托邦"世界,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形成明白晓畅、摄人魂魄的文风。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梁启超所处过渡时代的精神需求有关,也与梁启超所接受的西方政治、学术和文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冯波 《阴山学刊》2012,(2):14-17
宗教渗透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国而言,不深刻认识宗教渗透的本质,识破种种宗教渗透的阴谋,就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因而,应反对过左或过右两个极端。既能有效地反宗教渗透,又能最大程度地争取群众,应该是应对西方对中国宗教渗透的策略的最佳效果。从参与主体的角度看,应把应对西方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参与该工程的主体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初中国新诗中的“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前后的中国新诗,在发抒文化新人的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西方世界的中国式观察、理解与想象,西方以不同的方式、姿态与面貌出现在许多诗作中,或破败凄凉,或冷漠无情,或友善阳光,或浪漫自由。多数诗中的西方具有本体形象性和展示性;但有些诗中的西方则仅是诗人言咏的引子,到场而无形。纵向而言,那一时期新诗中的西方经历了一个由主观感受型向具体客观型转换,由冷漠、灰暗到友善、斑斓的形象演绎过程。作为异质元素存在,西方不仅彰显了诗人们的现代世界观念,而且为中国诗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朱利霞 《学术论坛》2008,31(1):187-190
在当代西方教育改革中,当市场逻辑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介入一直由国家垄断的公共教育领域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的博弈,使公共教育在追求公益性还是准市场性、公平还是效率、标准化管理还是多样化管理之间处于矛盾境地.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通过分析经济的政治性质,开创了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经济政治学.它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描述和批判的统一,有效地沟通了马克思思想中的实然和应然的张力.因此,经济政治学既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质,也显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相对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政治家>是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从理想到现实、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政治家的人治作为理想但不可实现的政体形式而存在;另一方面,法治得到了承认,被认为是人所能及范围内最优的选择.进而,柏拉图依据法律的有无以及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对现实政体进行了分类,并排出了从优到次的价值序列.柏拉图政体思想的这一转变不仅是其自身政体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对整个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把女性主义看作是feminism的汉译,这样对女性主义的理解简单化了.女性主义是中国本土化了的feminism,与西方的feminism相比在历史渊源、身份、行为方式、思想基础、文化背景五个方面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合法性问题是政治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厘清此问题在西方学术史中的流变显得十分必要.从这种对学术谱系的分析结论出发,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法学家对合法性问题思考的两种维度,并探讨了法对构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及其基本价值观发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后,需要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工作者要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创造性地利用其合理之处,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展本土性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