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挚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2):100-108
该文认为法不仅可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调整;一是间接调整.环境法正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法律部门.文章还论述了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行性及其理论基础.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人与自然关系立法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带来法律的整体变革.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124-128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的核心问题,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是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该文首先界定了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然后对争议较大的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运行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经济法调整范围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3.
农业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关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8-24
农业法学是一门法学学科。农业法以调整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为对象,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或农户)等农业法主体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而且也是国家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农业法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原则,农业法学已经成长为我国法学园地中绽开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航运法的调整对象与我国制定“航运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正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4
立足于航运市场经济,以微观经济学、法理学和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运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了航运法的调整对象和我国制定"航运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商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0-53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立法。正确的立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的指导。然而 ,有关电子商务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很少有人研究。今天看来 ,电子商务法是以电子商务过程中平等主体之间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电子商务一样 ,电子商务法也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电子商务法与电子商务立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应给予区分 ;电子商务法在理论上属于私法范畴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而是属于民商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侵权责任法调整对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
侵权责任法调整的是侵害民事权利而产生的责任关系,"权利"和"利益"不是并列关系.民事利益受损害,在侵权法是权利受侵害的结果.国外立法,特别是日本的判例、学说和民法典的修定,均否认"权利"之外"利益"的存在.我国侵权责任立法中,有一种观点主张侵权法除调整侵害权利产生的社会关系外,还应调整侵害所谓单纯利益产生的关系.此种主张欠妥.为避免争议,侵权法也可延用<民法通则>第106条"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吴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146-151
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与发展及与其它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经济和法律的依存关系中,特别考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认为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干预下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对其历史、现状和发展作了阐述。此外,通过探讨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对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三个层次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周晋滢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33-35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归属问题存在颇多争议,主要是经济法的公法属性和社会法属性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类别,对经济法的研究方向应作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进行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法域的研究,探讨经济法同时涉足公法与社会法的问题,将能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及调整方法进行更为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郑二为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58-60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是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关于部门法划分的标准在经济法理念的作用下应当有所发展,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要求经济法对组织内部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这既是经济法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经济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商法是现代发达国家法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弄清其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是关系到它的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文章针对商法的调整对象、商法是否属于民法特别法和商法在立法、执法等方面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探讨,目的是期盼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促进我国商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