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开放和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官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9-22
新增长理论兴起后,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因此研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原因也显得非常重要。利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以及广义矩方法对贸易开放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影响。这是因为在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会增加我国的地区竞争压力,迫使政府减少财政支出规模以保持竞争力;而当贸易开放达到一定程度后,贸易开放会增加一国的宏观经济风险,要求政府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以实行反周期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贸易量、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5-12
文章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展状况进行评述,总结各相关发展阶段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服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服务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重要的是挑战。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面正确认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服务贸易,采取合理的金融自由化步骤,开放国内金融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92年到2002年中东欧和独联体25个转型国家贸易开放、贸易增长和贸易平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文章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转型国家从经互会贸易体制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过程,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对象以及方法.第二部分用贸易开放、增长和平衡的分析指标对转型国家贸易发展情况作一概述,并引入贸易政策指标、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入世虚拟变量等解释因素.第三部分运用面板数据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对转型国家贸易发展的不同作用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并对结果做出相应分析.第四部分集中对两个转型国家集团-中东欧和独联体-贸易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梁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1,14(2):117-120
文章通过对当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比较优势的分析,提出西部大开发中的对外贸易策略;发展有地区特色的出口贸易;培植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发展边境贸易;加快对外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以促进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和加快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6.
谷祖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根据29个省份①1990-2010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的贸易开放的碳排放②效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外贸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负效应,但并不显著.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都具有负效应,但前者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负效应;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与碳排放都具有正效应,但在统计上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1982—2012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VAR系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贸易开放、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贸易开放之间是"U型"关系,与城镇化之间是"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两个"U型"曲线的右侧,政府一方面应慎行贸易开放政策,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出口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出口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商品集中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的出口波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平抑中国的出口波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则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从政策含义上看,解决中国生产和出口多样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出口商品的多样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提升贸易开放水平并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会不断缩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将会减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多数发展国家在贸易开放的同时也经历了收入不平等的恶化,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相悖.运用22个省区市1992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可对中国贸易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贸易开放的地区差异性进一步加大了收入不平等,经济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倾向于缩小收入不平等.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与物价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
运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3—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开放对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中国贸易开放的不断深入,行业间工资收入不平等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的预测是不一致的。从要素密集度的层面来看,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来说,相对于其他行业,进出口总额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不平等,而出口变量的影响不明显;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来说,相对于其他行业,进口与出口都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