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见恩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2):44-47
费耶阿本德提出的"自由社会"概念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科学社会观。尽管他没有具体描绘"自由社会"的实现途径,但从他的对"自由社会"提出的要求来看,其思想对人们正确地看待科学的社会功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科学社会观为我们正确看待科学与其他社会传统、科学与国家、科学与教育的关系提供了极其有益的视角。而同时理应看到,这种自由社会的完全实现不论对于科学还是对于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是不可能和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2.
毛志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1-26
保尔.费耶阿本德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西方其他科学哲学家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当代科学哲学中最大的异端”。他属于历史学派,反对科学沙文主义、经验主义、证伪主义、理性主义等,并提出了“无政府主义认识论”、“韧性原理”和“增殖原理”等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他认为他的任务乃是宣告科学哲学的终结,成为科学哲学的送葬人。 相似文献
3.
4.
王书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5):1-4
费耶阿本德对作为信仰的科学进行了哲学、社会学的反思、批判,结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现在已经不是解放力了,对科学普遍性的信仰束缚了科学自由创新的本性,妨碍了科学的进步,因此他提出用自由的社会-历史主义限制普遍主义的僭越。 相似文献
5.
于秀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6):16-19
费耶阿本德在他的《反对方法》一书中,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他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对科学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想和相对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在他的反归纳原则中,他论证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对经验事实的再考察,从而得出了理论多元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书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2):1-6
介绍了费耶阿本德多样性的生活经历、多样性的学科教育以及费耶阿本德本人的主要著作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费耶阿本德研究的简况。这些“外围”的介绍 ,对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本文”有所帮助 ,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费耶阿本德对方法多样性有所偏爱 相似文献
7.
牛秋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59-62
费耶阿本德所讨论的相对主义已经与传统的相对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相对主义的诠释在本质上是与他的不可通约的观点一致的。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不可通约超越了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同时也是后现代思想的源泉。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也是倡导一种文化多元论,对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劲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人们之所以不断地误解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其主要根源是忽视了它是侧重反面论证的治疗性理论。"怎么都行"不是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研究方法和准则的描述和提倡。他不过是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修辞学方式表达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规则都有其局限性。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的修辞学特点:隐喻和反证法的大量使用也是其理论内容的本质体现。从修辞学策略的角度看,无政府主义认识论不是费耶阿本德心目中的真理,只是他用于治疗目前人类思想疾病的良药。理论除了具有正面的建设性功能之外,还具有反面消解的治疗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是以对不可通约的运思而展开的。不可通约引起的最大问题是传统之间的比较问题,费耶阿本德通过阐释不可通约与不可比的关系,澄清了不可通约并不等于不可比,不可通约的传统之间存在着比较。不可通约的思想既反对绝对主义,也反对极端相对主义,费耶阿本德要消除的正是要么客观主义,要么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费耶阿本德认为,创新须具有批判精神,特别是要具有批判权威的精神;在批判的基础上倡导多元思想;并保持一种开放性思维.为此,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告别理性,主张无根基的知识,强调"增生原则"和"韧性原则",推崇"怎么都行"的开放性思维.费耶阿本德创新思想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