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43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晓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4-48
本文从文化和文化冲突谈起 ,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文化相互间的对立、冲突和撞击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振荡。并根据各种文化间相互的作用和特点 ,依次提出了“诱发源”、“加速器”、“刺激物”、“古老源”等理论 ,较详细地分析了文化冲突对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长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统计结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有显著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试论青少年网络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青少年作为网络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 ,必将受到网络的更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辛慧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47-151,156
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会极具现实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感觉寻求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感觉寻求是由Zuckerman最先提出来的一种人格特质,它与青少年的各种冒险行为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感觉寻求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预测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果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干预,可以防止消极冒险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瑞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31-33
网络交往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从而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效应,应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加大网络立法力度,抢占网络阵地,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控制,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永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4):54-56
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转变,本文从深层次揭示了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详尽地分析了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曼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采用黄希庭等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北京等六城市1 319 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终极性价值观是“合家安宁”、“自由”、“自尊”、“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观是“有抱负”、“胸怀宽广”、“有能力”、“诚实”。比较10 年来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发现个人取向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加大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克庸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近年来,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弱势及对压力的放大应引起我们注意,“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不良综合症”和“青春期危机超前症”是两个重要原因,具体说,表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归因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