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39篇
  免费   2395篇
  国内免费   521篇
管理学   4985篇
劳动科学   791篇
民族学   1696篇
人才学   1533篇
人口学   279篇
丛书文集   17584篇
理论方法论   3959篇
综合类   48977篇
社会学   9590篇
统计学   106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933篇
  2022年   936篇
  2021年   1366篇
  2020年   1918篇
  2019年   1626篇
  2018年   807篇
  2017年   1463篇
  2016年   1842篇
  2015年   3041篇
  2014年   6677篇
  2013年   5075篇
  2012年   5506篇
  2011年   7976篇
  2010年   8455篇
  2009年   8091篇
  2008年   7108篇
  2007年   5141篇
  2006年   4593篇
  2005年   3482篇
  2004年   3426篇
  2003年   2726篇
  2002年   2284篇
  2001年   1912篇
  2000年   1356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颢之于黄鹤楼,无疑是一个文化符号。这归功于那首为人称道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赋比兴?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黄鹤楼上空。  相似文献   
2.
民族声乐作品的时代性,即作品与时代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个人因素和演唱方法三个方面.特别是面对如《我的祖国》这类经典时代作品时,把握作品中的时代性相关因素,是理解其时代性风格特点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基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外力引导、优化宣传阐释、转变工作模式的路径视角,提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要着力把握好学习的“自觉性、长效性、渗透性、实践性”四重维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为高校科学把握思想内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供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诗耀中华》观海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诗歌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重要方式;有人说,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形式;有人说,诗歌是文艺皇冠上的钻石;有人说,诗歌是天才大脑里生出来的文学珍宝……诗歌对于我来说是神秘而神圣的。  相似文献   
5.
现当代作家对《定婚店》的重写主要表现为继承与改造。就继承而言,体现在作家们对故事情节进行敷演、套用其预叙手法和移植“婚姻定命”观。就改造而言,则表现为革新故事主题、拓新处理情节及凸显地域性特征。《定婚店》在现当代作家笔下发生变化,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也与作品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有关。这一文学现象,揭橥古典和现代之间相互影响,古典为现代提供肥沃的创作土壤,而现代也在摄取与融入中扩容了古典。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索如何在古典和现代之间发挥更大的艺术效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创作出更深邃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多达千余人的留学苏联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的学员由于倾向于革命政治教育,无疑是最为特殊的《新青年》阅读群体。旅莫群体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是能够在理论上而非政治实际上对《新青年》进行批判、辩论等价值重估的。从阅读角度来看,《新青年》是该群体出国前思想启蒙的阅读文本,也是在苏联时期国内政治信息交流的阅读文本,更是其归国后重新审视国内政治的文本,因此显得异常重要。留苏群体所构建出来的《新青年》阅读场域无疑有别于国内,以留苏所接受的“先进”理论的审视多于国内阅读的政治引导。从该群体对《新青年》的阅读、接受、批驳等舆论,也可以观察到早期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国际之间的政治互动。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的“积淀说”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回顾和反思这一理论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李泽厚进行理论建构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李泽厚的“积淀说”并不是他单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批判康德哲学的结果,而是他把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理论和康德的批判哲学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使得他把康德思想的概念和框架带入了马克思的思想,由此构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和倒转。但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这种误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阐释,是他把自己的先在视域与马克思原有的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这种视域的融合必然产生意义的增殖,从而构成新的理论建构的起点。就此而言,李泽厚创立“积淀说”的过程清晰地展示了一条理论创新的阐释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显著增强的综合国力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为中国文学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契机。然而,“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使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分析历史上中国文学有效“走进去”的成功案例至关重要。首先,系统梳理了《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世界的译介脉络;其次,阐释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增值;再次,基于美国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Richard Braddock)的“7W”传播模式,分析该剧异域之旅成效显著的深层动因,以期为有效提升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康有为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融合了朱熹注的全部内容,同时又不满于朱熹注把君子、小人解为“以德言”,补充了刘宝楠注所谓“君子、小人以位言”的说法,将社会上层官员与下层百姓在义利上的不同道德要求区别开来。与朱熹一样,康有为反对“利心”,推崇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反对上层官员为自己谋取私利;同时又不同于朱熹所谓“不求利而自无不利”,他发挥《易传》“利者义之和”而讲“取利而和,则谓之义”,对“取利”有更多的肯定,并且重视外在的事功,批评宋儒“轻鄙功利”,从而展现了朱熹之后儒家义利观之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