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26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43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429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全球价值链整合和服务业全球转移的背景下,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在经济上对该地区贸易投资体系产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转移和东亚区域内经济体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诉求,逐步形成富有东亚地区特色的服务生产网络.通过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深度整合,分析和反映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具体特征,同时对其未来可能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一体化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21,(1):82-88
东亚儒学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密切相关。东亚儒学因经典诠释而存在、发展,并基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诠释而逐步得以建构,形成一种跨时代、跨区域的儒学新形态。与中国传统经学不同,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采取了一种区别于“解经学”注疏传统的创造性诠释态度,东亚儒者解经的关注点不是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字句训诂、语义解读,而是对经典意义的阐扬发挥,即在诠释的视域融合中开显经典的时代意义,让经典对着现在言说。就此而言,东亚儒者的经典解读具有鲜明的创造性诠释特点。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通过辩证调适东亚儒者对经典诠释所遭遇到的两种张力——存在于儒家价值理念的普遍性与在地化诠释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存在于东亚儒者的“政治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得以实现,其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的可能性,则系于东亚儒者对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原则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深层心理结构,东亚文化是东亚地区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东亚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其鲜明特点,深深影响着东亚教育观、教师观、家庭观以及价值观。文化创新是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推动剂,加强东亚文化创新建设,应采用树立鼓励创造的教育观、培养热爱创新教育的教师、营造非权威的家庭环境、内化青少年创新价值观等创新策略,有效促进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东亚各国在努力追求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也特别注意城乡社会的均衡发展,先后推出了系统的乡村振兴社会政策。 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一般都是循着国别路径展开的,多注重研究中日韩等国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提出及实施,而没有从比较社会政策的视角展开总体性比较研究。 故结合东亚主要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变迁进程中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实践,展开总体性的比较研究,深入挖掘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分析解读政策文本的内涵,并注意政策文本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实现对东亚乡村振兴社会政策的总体性研究提炼,为当下正在展开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唐高宗出兵百济时的"德物岛"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中的"得物岛",在不同语境中的地理指向并不相同,分别指的是今韩国大阜岛和德积岛。但就地理学范畴而言,"得物岛"实际上应该就是"德积岛",由于唐时中国人对朝鲜半岛的海洋地理认知不清晰、信息来源不确定、信息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史籍中"德物岛"和"得物岛"这两个音同字异的名字,以及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地理指向。这正是"德物岛"在当时的东亚海上交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直接体现,"德物岛"海域是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日本亚太战略在其整体外交战略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洲"的背景下,日本亚太战略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互为策应、高度共振,主要任务在于维持并强化美、日主导下的亚太体系和秩序,重点应对中国崛起对地区和全球政治格局带来的挑战,确保并增进自身呈相对下滑趋势的政治地位、经济繁荣和安全系数.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华战略仍将居于日本亚太战略的核心位置,并给处于"复杂调整过渡期"的中日关系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东亚发展型国家在完成追赶西方国家的历史任务后必须实现国家治理的转型,即由发展型国家转变成为平衡型国家,实现国家、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东亚发展型国家的转型,是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以法治重理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转型,对当前我国国家治理及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9,(4):1-12
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从竹简、木简转变为纸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汉代以前,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书籍的普及,以简帛等为材料的书籍普及数量已不在少数。汉代随着学问的兴盛、读书层的扩大、学官制度和文书传递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剧增。东汉时期蔡侯纸的问世,标志着新形态书写材料的出现,也使纸张得以普及,使大量复制书籍成为可能。这种书写材料的变化,从社会大众的角度考虑,纸张在书写效率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从南北朝时期以后,纸质书籍普及全国。东晋元兴元年(402)桓玄实施的法令意味着简帛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纸张的使用已经普遍化。这一结果更加促进了书肆的成立,市场上流通的不仅是经学类书籍,也包括通俗作品等多元化书籍,持续不断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囊括南北朝市场的规模扩大,都反映出文献的流通过程已经形成。另外,书籍的增加与流通的活跃,使得书籍的"外部"扩展成为可能,对东亚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