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与原生态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它连绵不断地传承了草原文明,发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华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3.
本书在跨文化迁移与异质文化传播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异质文化的融入是重大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在这个观点的统摄下,又设置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入"这样一个命题。在这个命题中提出"汉唐融入了有活力的异质文化","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汇的有活力的异质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20世纪初年"古史辨派"开启全面地疑古思潮以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夏商周三代都成为存疑的主要对象,神话时代或传说时代的命名,就是从那时一直遗留至今的。后来殷商甲骨文大量出土,王国维根据甲骨文金文资料提出重新考察上古历史的二重证据法,出土的文字资料成为重建失落的历史的有力依据,使得商周两代的存在得到证明。但没有找到出土文字资料的夏代,是否真的作为  相似文献   
6.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  相似文献   
9.
九儿 《北京纪事》2011,(11):28-31
上次来前门大街,还是在3年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前门大街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北京人面前:大街两侧建筑76.%按原貌修复,23.4%有机更新,恢复了标志性的正阳桥六柱五牌楼,恢复了长816主的明清时期御道,恢复了消失42年的有轨电车,再现了前门大街辉煌的历史风貌——前门在街向世界展示了古都北京的神韵、中华文明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三个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存留下来延续至今的,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崛起于周原的周人或周族,是中华文明根基的奠基者;周人提出的天下、中国、天命、革命等一系列概念或观念,为中华文明奠定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的文明范式;中国当前的转型从根本上是文化或文明层面的转型,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既能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又适合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