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作为印度的前殖民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通过策划西姆拉会议,炮制"麦克马洪线",为中印边界埋下了纷争的种子。冷战爆发后,英国面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在中印关系恶化并发展为边界冲突的过程中,虽然对印度提供了一些支持,但多有保留,同时与中国维持较为稳定、平和的关系,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前后把握、拿捏得较有分寸,充分显示出这个老牌帝国在实力衰落过程中处理复杂、敏感外交和国际问题的"圆滑"和"老到"。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和以莫迪为总理的印度新一届政府执政之旅开启,两国关系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大家充满了期待。中印两国亦做出了积极努力,以双方高层的频繁良性互动开启了双边关系发展的新征程。然而,自2015年下半年起印度一度提出一系列让中国难以接受的诉求,加上其在外交方面的屡屡受挫,中印关系开始呈下滑趋势。2017年的中印洞朗对峙更是使双边关系走到了自1962年以来的极低点。但是,冲突过后,印度方面紧接着是极力缓和中印关系,自2018年2月底以来,印度政府主动调整对华政治立场,积极响应中方关切。是什么因素使印度对华态度如此变幻莫测,其究竟存在哪些深层次原因?本文力图通过解析印度对中国态度的辗转反侧来分析影响中印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各方因素,为更好地把握中印未来关系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鞠杨 《中外书摘》2014,(7):32-33
2013年5月19日至22日,李克强总理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这也是他就任总理后首次出访的第一站,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中印关系的空前重视和对印度崛起历史性的肯定。由于前不久中印边境刚刚发生了“帐篷对峙”,李克强总理此行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亲、诚、惠、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历史、国际、现实等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理念,具有非常丰富的涵义。"亲、诚、惠、容"外交理念在构建中印睦邻友好关系的实践中,通过高层互访,在构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构建共同发展、外交和谈,构建边界安全、文化交流,构建包容开放的睦邻友好关系等方面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0,(9)
1中印关系应是竞合中国和印度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样的高速增长决定了两个国家利益诉求的重合。中国和印度达成协议,决定在世界上合作寻找新的石油来源,  相似文献   
6.
7.
8.
2010年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的访问除了中印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传统首脑外交和经济外交之外,对印公共外交成果同样显著。随着中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对印公共外交有利于提升中印互信水平,加深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鉴于目前中国尚无成熟的对印度公共外交体系,因此不断提升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水平,使其作为首脑外交、经济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推动中印两国及人民间友谊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文武  朱莉 《南亚研究》2010,(3):155-159
印度的中国形象建构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西方对中国的形象建构成为中国学界的研究热点,而学界就印度、日本等东方国家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显得有些冷清。这在目前中印关系日益升温、中印文化交流逐渐增多的时代语境里显得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0.
两位印度资深的外交家在其专著《中国与印度:毛的对印战争之后的道路》一书中论述了印度对中国的不同看法,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对外政策和对印政策,并对印度的对华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者主张中印应当以新的视角看待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遗产,丢掉幻想,也丢掉仇恨和憎恶,重新建立互利合作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