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3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56篇
理论方法论   359篇
综合类   5143篇
社会学   37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宗教改革到英国内战爆发之前的这段时期内,日益新教化的伦敦面临着传统集体记忆断裂的危机,同时,一个不断繁荣、崛起的伦敦需要共同的市民记忆才能在经济和政治动荡中维持城市的稳定。伦敦市民寻求历史资源以打造新的市民记忆。约翰·斯托和安东尼·蒙代塑造了伦敦市民史书写的中立化传统,在历史文本基础上打造的物质记忆和公共仪式,既能保证新教的主流地位,又注意接纳不同群体的记忆需求。但由于新教在市民阶层中不断发展,而且斯图亚特王权未能与伦敦市民建立合作关系,王权与城市在塑造城市记忆的过程中从共享记忆走向了竞争关系,最终在英国内战爆发时关系彻底破裂。在英国转型的关键时刻,伦敦重塑市民记忆的努力经历了“中立化→温和新教化→激进新教化”的过程,它保证了伦敦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像欧洲大陆的一些城市那样快速陷入社会撕裂的状态,维持了伦敦的长期繁荣,但却无力阻止英国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个世纪的历史,仅就如何履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办报的角度说,实际上是一部不辍探赜、创新与实践“政治家办报”话语体系的历史。“政治家办报”概念的孕育与发展,蕴涵着新闻与政治、学术与时代之间的交光互影: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其经历了一个概念形成—理念泛化—共识重塑的概念体系创新过程;从新闻与政治关系的视野看,其经历了一个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演进历程;从历史演化逻辑的维度看,时代发展命题与“主旋律”始终是其价值要义不断得以峻擢的原动力,政治诉求始终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延边汉语会话序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答词"啊、嗯、哎呀、是、对"及话语标记"这个、那个、呢、哈"在使用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变异特征:应答词"啊、嗯、哎呀"在发音上表现为元音较长、音强较重;在表达肯定回应时多选用"对"及其变体形式,较少选择"是".和汉语普通话相比,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使用频率较高,主要起填充停顿、话语延缓及礼貌自谦的作用;"呢、哈"的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有话题标记、填充停顿以及缓和语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9,(5):94-99
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问题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矛盾性就一直被社会理论家们感知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在批判现代性问题上发展起来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以往的社会存在方式,但也使主体自身原本具有的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成为不可能,物化阻断了人们与世界之间的真正关联,以错误的实践形式代替原有的真正实践形式来表达主体的生存状态。怎样冲破这种已经被物化的生命意识的束缚将是一个艰难的进程,而对人们实践活动形式的美好期许正是对现存物化状态的否定。因此,对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探究对我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建设仍有其重要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出场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该话语体系植根于帝国主义时代中华民族艰难探索的具体历史语境,并因典型的差异特征,在与众多同时在场的话语体系相互交锋的实践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出场路径,其出场形态在从隐匿到彰显的过程中,又可详细划为“文本形态”与“理论形态”。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仅依然“在场”,并会在未来持续“在场”。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当代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话语理论中,摹仿原则的消逝与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共同导致了话语秩序的断裂;话语的平等带来文学的民主;而对文学话语的重新书写则是话语重建并沟通感性和理性世界的重要途径。朗西埃的话语观源自其对西方传统与社会的批评与反思,他提出以生活总体性发现文学话语的复杂性,恢复文学话语的平等,并通过对文学话语的重新书写与阐释来更新和激活文学,从而实现话语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