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公共政策只针对部分社会群体的时候,靠近政策分界线但又没有享受到政策利益的群体就会成为政策边缘人,政策边缘人属于利益外群体,但其结构性位置却又让其最接近分享政策利益,属于潜在受益者。在社会分化和竞争的背景下,政策边缘人与其他条件差不多的群体对比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政策边缘人会认为享有政策利益本应是他们的权利,于是他们基于维权的想法会通过各种方式谋取政策利益,在此过程中就会影响到基层公共政策的执行。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式减少政策边缘人对政策执行和基层治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自1951年5月创刊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学术性与时代性的办刊宗旨是《文史哲》成功立刊、闻名于世的本源所在。"预"学术潮流的使命感是《文史哲》始终走在人文学术研究前沿,引领学术潮流的动力引擎;谨记"知出乎争"的办刊理念,是《文史哲》不断推出新的学术论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活力源泉;恪守专家办刊的传统则是《文史哲》永葆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3.
《八佾》篇“君子无所争”章,在儒家君子人格的修养中有着重要意义。前人疏释,有将“争”字泛化的倾向。《论语》一书中,“争”字凡三见,除此章外,另见同篇“君子矜而不争”章。三“争”字均非泛指,而是有特定的指向,即指争以力,这是与夫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对力的贬斥相一致的。将“争”字泛化,既不符合孔子的立身行世,亦不合于《论语》之思想,还会导致儒家君子人格的贬退。与“尊让”一样,“无所争”“不争”亦有其界限,在仁与不仁、善恶之际、是非之间,君子则当充分运用其智识、言语、技艺等等据理而争。  相似文献   
4.
农村低保制度是对农村贫困民众进行福利性补助的一项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角度看,目前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偏差,有其主客观原因,要纠正这些偏差,政策执行者需要遵循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健全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建设、建立规范的利益调节与平衡机制以及完善公共政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迄今已得到公认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含"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包括三种形式:军事战争、政治战争(含外交领域的战争)、经济战争。自近代传媒出现以来,国与国之间在舆论领域的战争已成为一种新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不仅如此,在一国国内,舆论战争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生死存亡。因此,中国应当把舆论战争放到与军事战争、经济战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积极规划、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避免"着相",最好做到不露痕迹,力求在接受宣传者如沐春风、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实现宣传的目的。舆论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捍卫本国的舆论安全,二是要学会在国际上参与舆论战争,要形成在舆论方面主动出击的意识与能力。在国内、国际舆论领域,中国在未来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全面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从生态贫困视角分析农民经济贫困的生态影响因素,以西部六省的面板数据为例,从气候贫困、水贫困、地质贫困和生物贫困等四个维度,构建生态贫困的指标变量,建立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的半对数模型,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农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湿地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耕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据此,可以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朝所存在的急于求治、舍己求人、猜忌之法和上下交争四大政治弊病,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宋朝得位不正和边境压力很大,于是形成“急于求治”的政治弊病.由于“急于求治”,便不知不觉地掉入了“舍己求人”的泥潭之中.“舍己求人”的失败,是与“猜忌之法”密切相关的.在猜忌之法的阴影之下,宋朝君臣之间“上下交争”的政治局面就难以避免了.这些政治弊病是封建专制制度痼疾在宋代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外化表现,给宋代乃至以后的封建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后世政治的健康发展而言,其精辟的论析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对其2005、2007、2009三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量和生态赤字进行测算,以掌握贵州省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人均生态足迹测算结果以及贵州省部分经济、社会指标分析导致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发生基本致因,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政策法规、农业建设、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万历年间册立太子之争被称为"争国本",围绕册立皇长子朱常洛还是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万历与廷臣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博弈。整个事件由廷臣温和的建议开始,经过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以至于谣言四起,最后借助太后的力量得以解决,按祖制皇长子朱常洵被册立为太子,皇三子朱常洛受封福王。争国本是认识明朝政治运作的典型样本,折射了专制王朝政治运作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法律文化交融是依法治国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重要助力。追溯依法治国的文化源头,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法律文明蕴藏的理论和经验,纠偏近代以来“效仿西法”“抑古扬今”导致的传统法律文化虚无主义和东西方法治文明无法自洽的境遇,是当今学人责无旁贷的担当。从历史解说现实,以古鉴今,发掘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可资借鉴之处,如“以礼入法、德主刑辅”与德法综合为治,“重民思想”与人本法治观,“家国同构”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贵和尚中”“无讼息争”与和谐法治,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充满活力,才能固守依法治国之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