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500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学从信息中介者的角度探讨媒体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传播学则将信息传递视为媒体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学与传播学在探讨媒体效应问题上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理论分析的共通、学理关系的相承、研究内容的相近等因素激发了学界跨学科研究的强烈兴趣,许多学者透过传播学崭新视角来探索从媒体新闻报道到股票价格变化中间的因果承接,这成为了近期资产定价媒体效应研究的一个新特征、新趋势。媒体传播效果研究的兴起为媒体传播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和崭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成绩显著:学科体系逐步健全、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术人才辈出、科研教学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和学术活动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该学科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融合中完成跨学科的体系重构。认知传播既可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行为的空间视角出发关照主体认知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探寻以认知为本质的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又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主体认知的本质规律用于解释传播现象及衡量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身体研究在元理论层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分别侧重于身体的象征意涵和感知意涵,即作为隐喻的身体和作为现象的身体。这种辩证认识论有助于审视传播研究如何进入和架构身体议题。一方面,传播学者将注意力投射在身体的主体性焦虑上,从媒介进化史和文化展演的角度出发,发掘了身体在场的技术语境和象征价值,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日益沉浸化和交互化的传播环境中,身体又被塑造为赛博格的新隐喻和超越话语的新物质实践,这分别是建构主义的延续和反建构主义感知的物质化转向。未来,传播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需要高度重视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现象讨论转向学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6.
旅游文本的英译究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为提高旅游翻译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旅游文化,促进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出去",用传播学作为理论依据,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中英旅游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传播的关系、中英旅游文本的异同、英译方法和技巧等,归纳出旅游文本翻译原则。以求跳脱传统的在乎翻译的"译",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翻译这一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语言数量的增多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它逐渐从网络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语言中那些违反语言规范的新词新语对全民语言造成了冲击,对语文教学造成负面影响,破坏了全民语言的纯洁性.因此,网络语言需要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正1994年4月,《北国风》改刊更名为《北京纪事》。从此《北京纪事》走上了京城社会文化生活的舞台。作为唯一一本以京味文化为载体,宣传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叙述老北京故事的纪实月刊,20年来,《北京纪事》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办刊方针,记录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现代化都市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生活在北京城的人们的真实情感、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虽然较多,但尚未有从社区传播角度对服务体系创新进行整体性思考的探索。本文研究分析了社区传播视角对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既是生活的对象,也是一种影响其成员生活方式的力量;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是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平台。只有以社区传播为媒介,将农村社区及其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透视渗透在社区中的微观权力和日常生活旨趣,才能真正找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社区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