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293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574篇
人才学   26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576篇
理论方法论   388篇
综合类   4473篇
社会学   991篇
统计学   2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道关系是评价中国传统艺术首要的基本问题,不同的艺术类型与道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山水画的"以形媚道"是以"形"的视觉方式靠近着、取悦着道,从而使艺术进入至高的境界。"乐几于道"则是人通过深刻了解音乐符号的本质,以视听的方式达到对道的深刻领悟。道、艺、人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统一,精神与肉体、目的与途径、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提要]近一百年来,日本学术界在引入欧洲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等方法,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这种研究范式的局限乃至弊端也开始引起反思。另外,围绕“大乘非佛说”“大乘佛教的起源”“《大乘起信论》的真伪”“如来藏思想是不是佛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深刻影响到东亚乃至世界佛教学术界的研究走向。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学术界在佛教福祉学、佛教生死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开拓,力图挖掘佛教学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遽增加。由此带来学生专业素质降低、师资与硬件设施不足、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当下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笔者主要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界定、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性、创建服务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综合性大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问题,从而为新时代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滥觞,哺育了近现代我国建立的每一所音乐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音乐科系。从1922年8月19日发布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刊载的传习所简章和招生章程中,可以初步看出,传习所已经是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已经建立了专业的办学模式;以现代专业评价指标结构体系对传习所办学模式进行完形可以发现,传习所的专业办学模式已经体现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办学引领,以毕业要求为办学标的,以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为办学支撑,以课程教学和合作实践为办学落脚点,以学生发展为办学中心的较为完善的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长时段历史意义并改变中国固有文化结构的文化传播活动。从重复性博弈来看,佛教以合作盈余、优势互补、最小最大相对让步等策略与儒道等文化形态进行长期博弈,逐步实现了中国化;从演化博弈来看,外来佛教与本土儒道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并不断淘汰其不适应中国化的传播策略;从脱嵌论来看,外来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是以文化脱嵌—文化再嵌—切入文化弹性嵌体的方式实现的;从增长本质来看,佛教中国化是一个能够持续为中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和精神生活提供有效信息的漫长进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艺术类科目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的开展起来,把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初中音乐教师,不能把知识停于表面的学习,而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自主的进行作品的开发和研究,品尝到音乐作品创作的乐趣,自发的进行音乐知识的鉴赏,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之情,亲身体验我总结音乐作品的学习规律,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音乐知识,从而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的开展有助于放松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给学生主动学习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元明时期,古琴音乐中被人指责为“亡国之音”“衰世之音” 的“浙操”和“江操”,主要是南宋遗民创作和演绎的琴曲。其琴谱和音乐风格与北宋以来的“浙操”和“江操”并不完全相同。南宋时期,在浙江、江西等地,本就有以琴与诗之同好结成的文人群体,入元后,不少人成为遗民的重要代表。其中擅琴的汪元量、毛敏仲、徐天民等,除以诗歌创作表达遗民的失落心态和精神取向外,还将此情怀诉诸琴曲。在此背景下,大量古琴曲被作了新的演绎和再创作。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假借潇湘文学意象,抒发独具遗民心结的惓惓之情,隐逸、避世、孤独、寄情山水则是其中的主题,因而出现了《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秋鸿》《泽畔吟》等琴曲。这一过程持续至明初。明初编订的《神奇秘谱》等琴谱,可谓是对这一过程的总结性成果,奠定了后世对于若干琴曲的解读基调。明代以后,随着士人对宋文化的推崇,以及浙江、江西等南方社会文化的发达,遗民琴曲则被广泛传播,并对此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天明 《生存》2020,(14):0122-0123
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性格、爱好和未来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今社会,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学校纷纷重视学生的音乐教学,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部分学校依旧存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对音乐教学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各学校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学习需求。本文分析了当今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一些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