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祭祖意味着寻根:寻家族之根,寻民族之根,寻历史之根,寻文化之根。这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而言都是关系自我身份的极重要问题。古“羌”曾是驰骋中国西北的族群的泛称,如今聚居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其后裔的一支。当代川西北尔玛人祭祖认祖的族群寻根意识,在羌文化核心区茂县以“中国羌城”命名的建筑群中有鲜明体现。文章从祭祀先祖的羌城神庙中的元昊纪念大殿切入,立足笔者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田野走访,结合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若干事象,透视其中的族群心理和文化认同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当下语境中的中国羌族及其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琅歼比"又称"还山鸡节",是川西南尔苏藏族时本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名称的汉语音译.该节日定期举行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主题是敬奉山神以及历代先祖.本文以甘洛县新民村尔苏藏族的"琅矸比"为例.通过民族学田野实地考察与访谈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指出该习俗系尔苏藏族远古时期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的文化遗存,认为"琅玕比"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相似文献   
3.
日本传统养老方式以孝道为核心,以"家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先祖崇拜"为精神动力,以"长子责任制"为运行主线.日本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日本养老方式的变迁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楚居》的性质、作者及写作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壹)》中,《楚居》是一篇很另类的文献。共14支简,原无篇题。主要叙述自季连开始到楚悼王共23位楚公楚王的居处迁徙,内容与《世本》之《居篇》很相类,故定名为《楚居》。应该说,这个定名是有一定依据的。《世本》15篇,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春秋类,是先秦时期重要史籍之一。陈梦家先生据《世本》述及赵王迁事,并称为今王迁,认为是战国末赵人所作;成书于秦始皇十三年至十九年(公元前  相似文献   
5.
以古籍文献及《清华简·楚居》记载为据,研究楚王族先祖季连部落早期的活动地域;认为季连在夏王朝灭亡之后投靠了商王朝,并娶了"盘庚之子"妣佳,与殷商王朝结为婚姻。季连之裔孙鬻熊的妻子妣,生丽季时因由脅间生出而死去,巫用荆楚条把妣的身体缠包复合而葬。为了纪念鬻熊的妻子妣,自鬻熊始这一支部族开始称为"楚人"。《清华简·楚居》记载的地名也揭示了楚人先祖这个阶段向殷商王朝示好与表示臣服的活动和过程,以及楚人称为"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记得20多年前,北京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不止一次对我说:他的先祖鲍福宝是明·洪武二年(1369)被调戌贵州普定卫(即今之安顺市),屯田守卫边疆、建立鲍家屯的开拓者。时隔600多年了,至今子孙繁衍24代,全村有2000多人口。这样一个大家族,仍旧保存着明代的风俗,服饰装束、生产、生活习惯、礼仪、祭祀都没有改变。他们念念不忘故土,盼望着实现认祖归根的梦想。一年又一年,他们寻寻觅觅不舍弃,终于找到尘封可信的《家谱》,谱载先祖鲍福宝原是“徽州歙县新安卫、塘越村、滚袖乡、太和舍人氏”。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广汉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出土的诸多青铜面具,均是人面"纵目".这种"纵目人",是寻找古蜀国踪迹的重要依据.分析及比较学术界的诸多观点,并结合大量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三星堆纵目人青铜像"属古蜀国氐人,其遗族可能是至今生活在四川平武、九寨沟县及甘肃文县的白马氐人.他们在语言、服饰、舞蹈、婚俗等方面与藏人迥异,而同古文献记载的氐人的习俗相同.另外,白马氐人的面目特征和白马人祖传的"曹盖舞"三目神面具都与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纵目特征非常相似.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古蜀国的蚕丛、柏灌、鱼凫是氐人部落中的一支--白马氐的先祖.  相似文献   
8.
南岭绵亘数省,自福建、江西,至湖南、广东、广西。东隔韶州,南通连州,西枕平乐,北接永州,万山环抱,平川千里。这里历来是瑶族聚居之地,现约有瑶民百余万。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盘瓠文化。盘瓠文化是瑶族先祖留下的历史足印,是瑶族先民对民族文明的积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南岭瑶族盘瓠文化圈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6月,国家民委在京召开了“民族文化座谈会”。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走过的路留下的脚印,丢掉就…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介了蚩尤在古代文献中的形象、历史上对蚩尤的争论,回顾了蚩尤在当代被列为与炎帝、黄帝并列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过程。指出一些地方为使当地更快发展,在开发、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兴起争中华民族“先祖户口”这一不利于学术研究的风气。一些在位官员和当地学者苦心寻找“证据”,请些社会文化学者,开研讨会、高层论坛,认定当地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这种超出学术研究范围的活动大有发展趋势,以致同一位先祖的发源地竞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故提出中华民族传说祖先只能以“先祖文化”来弘扬,倡导“先祖大家祭”的开发思路和方针。  相似文献   
10.
爱英 《山西老年》2011,(5):21-21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于明万历年间迁到山西太谷,其父亲孔繁慈是清末贡生。孔祥熙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学习各种儒家经典,因此有很深的国学根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