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2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075篇
劳动科学   136篇
民族学   208篇
人才学   247篇
人口学   82篇
丛书文集   2047篇
理论方法论   399篇
综合类   3601篇
社会学   798篇
统计学   35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国家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有诸多固有的缺陷,需要国家调节进行"纠偏",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市场调节不愿或不宜进入,此时就需要国家调节进行"补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进入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国家调节引导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调节是否充分以及国家调节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新时代、新思想,是我们理解体会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仅从报告在对时代问题的准确研判、对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方面看,这篇纲领性文献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矛盾观、人民观。首先,在时代观视角上,对时代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作出准确把握,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历史观特别是在时代观上的充分自信。其次,在矛盾观视角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深刻分析,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观点。再次,在人民观视角上,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彻底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彻底地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目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价值诉求。以上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至上。透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有助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8,(5):11-14
围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八种本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6):10-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代表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发起的伟大倡议。它是以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关切作为理论思考的起点,主张以人民为主体,依靠人的力量来共同构建包容和谐的未来大同世界,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诉求。这一伟大理念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逻辑演绎,彰显出深刻的人学致思理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在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奉行的崭新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
共享发展作为"一门大学问",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长远的实践意义,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对它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敞开共享发展的思路和道路。中国步入新时代,共享发展面临着新的境遇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共享理念也应当以新的方式出场。从共享的本质内涵层面看,我们需要摒弃将共享发展归结为普遍地、均等地增加个人财富的简单化的认识,理解共享理念的本质是非占有性享用,即"公用""共用"。在共享发展的实践层面,需要建立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共享经济概念,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利润共享的股份制企业和新兴共享经济等一起看作新时代的共享配方。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并非直接相关,可以从有序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分析公民参与及其治理效能的关系.为提升治理效能,以程序性规则为核心的制度设计能更为充分地保障公民有序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序合作.基于全过程民主、程序性权利和共同体秩序等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维度考量,再以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公民参与为例,从公开公示机制、意见表达机制、回应吸纳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构建公民全过程参与制度,并探索公民参与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内化、方法创新与技术转型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建设目标的系统概括,在指引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和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制度建设及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质内容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可为考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赋予有益视角。高质量发展由执政党和政府系统推进并以权力的规范运行为前提条件,包含维护权利行使和激发人民主体意识的价值诉求,旨在均衡分配利益资源和化解利益矛盾纠纷。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巩固制度建设的人民导向、明确权责对等原则并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效衔接,结合高质量发展所处的复杂现实形势增进各部门的协同治理与方式创新,并在正确审视高质量发展持续性、过程性和结果性特征的基础上坚持渐进式改革和构建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渊源来看,共同富裕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一个理想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提升不同群体的致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致富能力是在市场机制和收入分配的双重逻辑下实现的。市场机制是致富能力形成的平台基础,不同群体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经济活动,贡献不同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相应报酬;收入分配中不同要素报酬的相对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致富能力的差异。致富能力的提升需要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机会,也需要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来激发不同群体提升致富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关键环节,盯重点破难题,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要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载体和创业园区,推进园区之间创新合作模式,培育构建区域性综合性“云上”创业生态系统,更好服务创业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