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25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8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020篇
社会学   216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话语,更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风险治理的关键性命题。通过提炼"空间-关系-角色"分析框架可以发现:个体在不同类型社会关系中演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逻辑,在不同性质空间中亦有不同的关系承载和角色切换。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治理的突发性"检验场",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实验"图景。病毒的人际"无差别"传播具有较强的空间渗透性和整合性。其间,身体空间、熟人空间、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交错,本位角色、熟人角色、职业功能角色与公共角色多重演绎且行为逻辑异化,关系蜕化为"自保性规避""被动性失衡""排他性内卷"格局。"善治"愿景下的个体多重角色演绎与共同体良性互动应当区分不同空间性质以避免行为失范,强化依法治国以协调相关各方利益诉求,通过情境学习和责任认知重构"疏堵有方,张弛有度"的行为秩序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虑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直辖市)的3 178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常模,并且与大学生的性别、就读学历层次、就读学科、每日上网时间等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28.48%的大学生还可能有严重焦虑;女性、专科层次、尚不清楚就读学科的大学生群体焦虑水平更为明显;精神性焦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特质;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精神性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期,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有效疏导和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应看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世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也形成了巨大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本刊围绕“日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经验与启示”,邀请相关专家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或对中国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速,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疫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医院做好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医院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应对流行病时,它能够控制病情的传播,尽快地研制出特效药进行处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提高医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效能关乎国家治理效能乃至现代化进程。在疫情防控上,我国社会治理各主体积极应对,国家力量积极统筹,市场力量、公共服务系统与多层次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取得了出色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资源调配不公、参与秩序紊乱等治理效率不足的现象,社会治理的“效”与“能”存在差异。这一现象实则为我国制度优势保证了治理总体有效,而突发事件的特性与社会治理主体能力不足导致了治理出现局部偏差,需要遵循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的思维理路,实现“效”“能”并进。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