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1篇
丛书文集   198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110篇
社会学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语言中最重要的六大语态之一。其用法貌似简单易懂,实则纷繁复杂,受制条件颇多,要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谈何容易,故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会时常发现其在遣词造句时依然错误频出。对此,以容易混淆出错的被动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较为详尽的探讨,以期对被动语法知识运用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不可缺一的条件。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但不同语言在时空性特质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语言偏重于时间性表达,而有些则侧重于空间性表达。本文借用与汉语、英语的对比和比较,揭示祖鲁语侧重于时间性表达。首先,在祖鲁语中动词是构词和构句的基础和中心,动词性词根是基础,大量名词由动词派生而来,构句时各种语法意义均附着于动词,形成动词核心体。其次,时态是祖鲁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强制性。再次,祖鲁语中存在一类表示事件之间时间关系的助动词。这些语法特征都说明祖鲁语更侧重于时间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中文的动宾结构与相应的日语谓语形式进行比较,阐明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进而分析中日自他动词的差异,指出学习日语动词时易犯的毛病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过程中 ,格助词是比较难以准确掌握和运用的 ,人们往往习惯从格助词本身去分析其语法功能。从动词词义决定其格助词在句子中的构式的角度看 ,格助词 [と ]表示行为动作的共同主体 ,格助词[に ]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进一步说 [~と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动作。[~に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单方面的行为动作 ,另一方是这一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相似文献   
5.
带兼语的“使”和“让”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语法著作因“使”和“让”带兼语有致使义而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讨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它们是等价的、可以互换的。其实:1.在语义层面上,“使”只有“派遣”和“促使、迫使、致使”义,而“让”除了有以上两义外,还有“要、要求”、“表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的‘给’”、“容许、听任”和“在祈使句中表示某种愿望或发出号召”四种含义;2.在句法结构层面上,“使”字句中的谓2经常表结果或状态,而“让”字句中的谓2则经常表目的或动作;3.在语体层面上,“使”趋向于书面语体而“让”趋向于口语体。  相似文献   
6.
一些语法著作因“使”和“让”带兼语有致使义而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讨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它们是等价的,可以互换的。其实:1.在语义层面上,“使”只有“派遣”和“促使、迫使、致使”义,而“让”除了有以上两义外,还有“要、要求”,“表容许对方做某种运作的“给”、“容许、听任”和“在祈使句中表示某种愿望或发出号召”四种含义;2.在句法结构层面上,“使”字句中的谓2经常表结果或状态,而“让”字句中的谓2则经常表目的或运作;3.在语体层面上,“使”趋向于书面语体面“让”趋向于口语体。  相似文献   
7.
是表达事物存在意念的一个主要动词。本文着重想论述作为纯存在动词表达存在意念句的各种用法和省略问题,并通过大量实例论证它的种种表达和用法。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一诗是中外驰名的名诗魁首。对诗中“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之注释,历来都遵循郑玄的注解。文章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考证,发现《诗经》中用象声词模拟鸟鸣叫的句式都和“鸣”字相连;雎鸠无论是那一种鸟,都不可能发出“关关”的叫声;“关关雎鸠”和“淑女采荇”一样,采用的都是比兴的手法。因而认为“关关”是动词重叠连用,说的是先人利用“鸟媒”的一种捕猎方式。这种利用鸟媒的形式表达爱情在民歌中仍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
连动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式的研究已经有 5 0余年了 ,综观连动式的研究过程 ,就是一个争论和分歧的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看 :共性还是个性 ?建立还是取消 ?一个谓语还是两个谓语 ?划进来还是划出去 ?5 0余年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不足也很明显 :缺乏动态、系统的研究 ;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 ,自觉的理论思考不足。  相似文献   
10.
也说“来”“去”的空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来”“去”有多种用法,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它们表实在意义的一面,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有表空灵性的一面。大部分语法书避而不谈,或者语焉不详。该文由对朱著的一点疑问出发,从句子的主语和V2的宾语(句中第二个动词的宾语)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试图总结代表空灵性的“来”和“去”互换的条件,以便从中寻求某种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