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强调诗人的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新古典主义重视的理性在诗歌中被放逐,华兹华斯尤是如此.虽然诗人自言自己并无系统理论主张,但他说若读者有心,自会发现其中的系统性.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人定位方面,华兹华斯都有别出心裁之处,其思想上可溯源到莎士比亚、弥尔顿的启示,下可感受到他对拜伦、雪莱、济慈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及丁尼生、布朗宁等维多利亚时期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影响.他定义诗人的特质、职责等异于常人之处.其中,"沉默的诗人"是其诗论及诗人论的一部分,但是很少得到重视,所以是本文重点阐述之处.这个概念灵感源自诗人颇具诗人气质的弟弟约翰·华兹华斯,并且在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均有类似的形象.本文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该概念在其诗歌创作中的体现及该概念对当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存活于世,面临的困顿很多。人是充满理性和非理性的动物,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如何,二者的界限划分是清晰的吗?何为人的教育与发展?人的生命过程又与自然发生着怎样的关系?本期专题讨论着重围绕以上话题展开。我们认为,理性与非理性远不是那么界限分明,因为它们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可能性,即存在着走向其反面的可能,它们甚至是可以相互过渡的。理性与非理性仅是两个不同的视角,而非两种不同的存在;通过对当代西方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与发展思想的研究中呈现出的从解释转向批判的研究取向,以及多元化视角的研究特点,指出了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局限,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紧密结合当前"重返浪漫主义"的学术热点,对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生命理论进行深入观照,并运用当代生态批评的视角赋予该理论以现代生态内涵。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我们的生命存在进行理论探讨,目的是发现我们存在的意义、价值,破解人生的困顿。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者怀特和纽琳最近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有失偏颇:纽琳只偏重个人对共同体的责任这一角度,而怀特则把个人和共同体看作对立的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洞察。事实上,华氏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我们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较为宽广的语境中展开。虽然华氏并没有用过“情感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的有关思考跟发明这一术语的威廉斯可谓不谋而合:在威氏那里,情感结构意味着一种“深度共同体”,而只有在这深度共同体中,“沟通才成为可能”;华氏在想象共同体时所关注的也恰恰是怎样使上述沟通成为可能,因而他心目中的共同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深度共同体。华氏的诗歌还让人想起艾略特。后者直接把共同体的命运跟对待死者等陌生人的态度联系在了一起,而华氏早于艾氏一百多年就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而且给予了诗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抒情诗中用朴素且生动的语言直接将感情表达,解放了当时冗杂含蓄的语言风格,不仅对当时社会,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华兹华斯的生平、其诗歌主张、诗歌的特点及风格,以及他的诗歌对英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意义,来更深刻地了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体现大自然对其诗歌的创作所带来的无穷的灵感源泉,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其对返璞归真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9,(11):94-100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掀起哥特复兴运动。这一时期,正好是浪漫主义的形成期,浪漫派作家对哥特艺术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派的开山宣言,有不少对哥特艺术的论述。在这篇宣言中,华兹华斯批判哥特作品没有价值,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但是,在写作实践中,华兹华斯没有和哥特艺术彻底一刀两断。一方面,他净化哥特文学中的"恶"性,用以表现自己的诗学理论;另一方面,他把哥特绘画转变为浪漫主义诗歌,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关照,以"露西"组诗等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与女性的关系:自然与女性在幻境中交融并汇,均作为梦幻中的他者得以呈现,女性之死与自然之生分别代表了诗人梦幻的破灭和希望的续存。由此来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仍然浸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然而,重回他所生活的时代语境,其自然观仍具不可估量的时代意义,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不彻底地拒绝了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被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的抒情诗.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对其抒情诗进行了研究,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诗歌的语言、思想感情、艺术形式、想象力等方面.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以期对在现代工业文明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试图剖析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诗学理念格格不入的原因,提出浪漫派诗歌内部在图征和象征上的巨大差别,以及考察这两种古老的艺术手段对浪漫派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8,(8):12-12
梦和书,各自成一个世界,而我们知道,书更实在,两者皆纯粹而美好;它们都延伸出卷须,强若血肉,我们的快乐从其中成长。——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相似文献   
10.
露西组诗描写了一个远离文明城市、过着简朴的、默默元闻生活的卑微的乡村女孩。在更深一层次上,它体现了华兹华斯一系列的诗学思想: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应描写人类本质的情感,想象力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中心;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