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0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682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702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2406篇
理论方法论   543篇
综合类   5455篇
社会学   476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780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2.
吴小坤 《东岳论丛》2019,40(7):33-39
社会秩序是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基础,随着社会构成变动而发生改变,在中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反映出最基本的社会整体性变革。本文从个体、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改变出发,探讨互联网作为新的"社会联结"要素,对单位制、城乡格局、政治参与、公民权利等的冲击,从一个侧面阐释互联网在实践层面上如何部分替代原有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联结要素、改变传统的资源分配模式、强化个体权利生成的可能性,并最终促进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新型协作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的参与情境决定行动者的博弈行为类型,参与情境变迁将导致行动者行为发生变化。能源安全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凸显了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改变了二战后国际能源政治的参与情境,构建了行动者新的博弈类型,调整了国际能源政治行动者的博弈策略。为了有效应对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美国通过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关系,设置能源安全国际议程,最终确定了新的国际能源秩序。当前,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礼古宴"是湘南B村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官方记述中显示它源于周朝"三礼",民间则认为它是从村落开派起传承的,现在看到的村中经由官方组织安排的古宴现场表演则于近年才产生。这就使人们在认知上产生了模糊甚至矛盾。从叙事的视角来看,关于"周礼古宴"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并没有本质冲突;古宴活动本身是关联于传统,又符合发展之势的新民俗;更是已融入村落生活,具有生命力的真民俗。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宪法治理经历了从根据地局部执政时期的革命宪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移植苏联宪制模式及本土化探索,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新局面。百年宪法治理历程曲折蹒跚,终坚定向前,经验值得弘扬。宪法治理模式的移植当慎重,宪法的权威应维护,加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制创新,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年例"是粤西乡村传统文化的记忆,体现着乡村民众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性格。它以古老的文化表现形式阐释着"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积极价值取向,构成了粤西百姓的精神寄托。当前粤西"年例"在社会认识、政府主导、传承主体及发展模式等方面遭遇困境,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探寻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策略,使其有利于凝聚乡村力量,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电影研究的后理论、后电影等概念,与文学理论使用的后结构、理论之后等,虽都翻译为中文“后”,却有其各自的问题意识与对话对象。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齐泽克对波德维尔等人后理论的批判,具有转折时代的特定思想意义。在文化研究衰微之时,齐泽克的再符号化与后理论的认知研究,构成了“索卡尔—文本”事件之后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理论选择。在当前后电影状态下,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与电影哲学的稳步推进,显示着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人文研究的新契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伴随传统牧业社会的现代转型,依附在传统生产方式之上的价值观念体系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变迁过程。河西走廊牧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可还原为“核心层—基础层—外显层”三重层级结构。在多层级双向互动中,传统万物有灵的“赋魅”式价值观念与科学主义“祛魅”式价值观念及崇尚资本的“再赋魅”式价值观念交错并置,整合共生,日益呈现加速化、差异化、多元化、主流化等价值观念变迁趋向,既推动了新的复合型生计方式生成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同时亦使社会面临价值失范风险。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牧业社会价值观念变迁规律,引导其良性变迁,对于推动牧业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10.
受顾炎武风俗观影响,晚清新史学的"民史"观赋予古语"风俗"以新意,有了民族性的内涵。以俗观史、以俗证史、以俗写史,成为邓实等人风俗著述的基本特征。同时,受英文Folklore的影响,古语"民俗"也有了新意。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助产士,更多指陈民间文学的"民俗"同样有了民族性的意涵。在20世纪前30年,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出现了风俗与民俗的混用,最终民俗胜出。然而,在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全面莅临之际,史学一直是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根性。因民族性而衍生的国家属性使中国民俗学有了独特的轨迹和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