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9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12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3.
4.
本文以政治法理与道德伦理为分类标准,对君子与公民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它们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既同调又异调。作者由此驳斥了两种论断。接着,文章论证了君子与公民相结合的两种可能路径:一种是“君子的公民化”,塑造的是“公民式君子”;一种是“公民的君子化”,塑造的是“君子式公民”。其中,后者更符合现代中国的实情。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自古重视理想人格及其培育,尤以儒家学说开创者孔子为代表.孔子创立了“君子”这一系统的理想道德人格,将其视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并一生致力于推行这一人格.孔子以仁为核心,对塑造中华民族乃至中华文化圈的民族性格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抽取孔子理想道德人格的合理基因,进而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人格培育注入传统精神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8.
9.
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的主张,在经验理性上指明敬畏品质的人生意义,在今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敬畏品质的实质内涵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存在是否合乎理性的差别。理性的敬畏品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由此推演的法律、道德和精神文明要求的真理性认识及价值体验。当代中国社会理性敬畏品质缺失及其危害与成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培育理性敬畏品质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进行,实行"治"字当头、以"理"育人、开展科学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同时创新治理体制和改进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君子远庖厨"作为《孟子》书中的一句话,具有可以丰富展开的义理空间,并使得孟子、儒家的许多思想得到进一步确认。首先,"君子远庖厨"作为君子之"仁心"当下发动的自然结果,具有其纯善无伪的特性,正因为如此,作为孟子口中的一种"仁术","君子远庖厨"才得以成其为预养仁心的方法,而不致戕害其本心之仁。其次,"仁"与礼义的关系也存在于"君子远庖厨"这种精炼的表述中,这一层义理虽然在孟子处引而不发,但却被儒家传统所认同,且被后世理学所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