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9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53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168篇
综合类   1097篇
社会学   23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部吹风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月初在京召开,聚焦“十四五”、共议新蓝图、汇聚正能量,意义重大,备受瞩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涉台战略部署,明确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的目标任务,体现了对台工作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
3.
先秦诸子学说中,墨子学说是与儒家学说并立而行的两大时代显学.我们今天仍不断地从墨子的思想中发现东方古老的和平智慧.墨子的和平思想与他的人性理论密切相关.墨子用人性恶解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的必然性,而将人性善看作是和平的伦理学基础.人的善良本性唤起人的良知良能,使得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遵行和平共处、友爱共利的行为规范,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立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种尊重和互利的关系,实现永久和平.可见,墨子是从“所染”、“兼爱”、“非攻”、“天志”等篇所阐述的道德哲学角度,演绎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伦理规范,与康德所奠定的国与国之间实现永久和平的法治规范相映生辉,同为人类实现永久和平理想的普遍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4.
庄子哲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和平思想,其终极理想就是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根源在于打破了人我平等的局面,想要实现和平就必须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建立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庄子追求平等的实质是消解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然而这充满着一种空想性.庄子的和平思想引发出对和平可能路径的无限思索,和平局面的实现往往不是建立在对社会关系的消解上,而是建立在权衡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蒙台梭利一生致力于推广和践行和平教育思想。"和平桌"由简单的桌椅与"和平"物品组成,是孩子们寻求内心平静的港湾,也是解决同伴冲突的重要场所。教师应遵循自愿、双赢和持续关注的原则,指导幼儿合理运用"和平桌"安抚自我情绪、解决冲突,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内心"和平种子"的萌芽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一批青年,引领时代的思潮;一所大学,影响国家的走向;一栋建筑,记录岁月的风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这座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北大红楼,是我国最早烙刻下红色印记的地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批引领时代风潮的先行者,在这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一件又一件扭转历史进程的事件从这里发轫,汇聚成改写中国命运的滚滚洪流;《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改良刍议》《庶民的胜利》……一篇又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在这里发布,将传统文化中的陈旧与腐朽逐一击溃;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一股又一股的思潮在这里交锋,一番“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它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权平等、和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作为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核心内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相互尊重、平等独立”的国家主权观、“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相结合的整体人权观、“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全观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可以通过国际立法、司法判例和塑造国际习惯等方式予以传播。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总结和提升,具有时代进步性,它丰富了国际法的价值理念、推动了国际法的新发展以及拓展了国际法未来发展的空间等,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从2006年初的民族宗教争端到年末巴以和平出现的微弱曙光,反思2006年的世界热点民族问题,展望2007年的世界局势,对于加深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认清世界局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防范于未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岘 《回族研究》2005,(3):5-10
15世纪,中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政府行为,影响广远。郑和与其从官马欢系穆斯林出身,遂使郑和航海得益于穆斯林文化。由于马欢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等穆斯林国家的语言,因此,郑和一行同中国南海与印度洋沿岸上的各国穆斯林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对明代中国认识了解当地的民族及其迁徙、宗教生活与民俗、物产与经济提供了真实的情况。这对中国与不同文化底蕴的其他国家日后和平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借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之机,讲一下穆斯林文化与郑和航海的密切关系,兼及郑和航海史料的研究、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