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5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883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301篇
人才学   203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4489篇
理论方法论   962篇
综合类   12534篇
社会学   1736篇
统计学   1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1118篇
  2012年   1341篇
  2011年   1590篇
  2010年   1504篇
  2009年   1504篇
  2008年   1749篇
  2007年   1326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1103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晓云 《西藏研究》2022,(1):131-140
驻藏大臣是清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行政官。驻藏大臣衙门主要是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处理藏内各类事务的公署,除此,其衙门还兼有休闲、娱乐等其他活动场所的功能。驻藏大臣衙门的文学活动,主要是驻藏正、副大臣与僚属在繁杂的公务之余,以衙门为中心开展的诗作唱和、诗文品鉴、作品刊印等活动。通过此类文学活动,既可打发闲散时光,沟通情感、砥砺精神;又可锻炼驻藏官员的文学素养,促进清代汉语西藏题材文学的发展。而时,由于驻藏大臣及其僚属在藏时间长,对其人文、物候感受深切,通过此类文学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咏藏诗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2.
3.
自嘲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渊源有自的文学题材,具有清晰的纵向发展谱系,在唐宋时期掀起创作的高潮。陆游作为自嘲诗创作的大家,常常借此类诗歌表现对贫困的自谑、衰老的自慰、痴顽的自嗟与功名的自揄,并以卓绝的艺术天赋促进了自嘲诗这一诗歌题材的新变与某些自嘲传统的突破,将自嘲诗这一题材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陆游自嘲诗的创作成就与当时兴盛的嘲谑风气关联巨大,更与创作主体罢黜赋闲的人生经历以及三教汇通的思想体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5.
6.
《琼州学院学报》2018,(2):38-43
证明了a=3时,Gvozdjak猜想成立.即路Pn存在一个(a,b;n)-优美标号,当且仅当整数a,b,n满足:(1)b-a与n(n+1)/2有相同的奇偶性;(2)0<|b-a|≤n+1/2;(3)n/2≤a+b≤3n/2.在a=3时,结论成立.  相似文献   
7.
当代知识论越来越重视认知价值的研究,但从认知价值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怀疑主义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历史上的怀疑主义者既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又主张我们应该悬置判断。因此,他们不仅预设了一个高的知识标准,而且预设了一个价值标准:任何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都是没有认知价值的。但这个价值标准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即使无法达到怀疑主义者所设定的知识标准,也不必悬置判断。假设怀疑主义者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同时认可“有些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也有认知价值”,那么怀疑主义就没有很大的威胁性,因为即使我们无法获取知识,也可以获得具有认知价值的东西,取得认知进步。此外,摩尔主义、语境主义、溯因主义这几种对怀疑主义的主要回应是否成功,最终都依赖于对认知价值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华夏中国自诞生起就是超大规模共同体,且其凝聚力异乎寻常之强固,又在此后数千年间持续成长,在几乎每个历史时期均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之政治体共同体。中国此一伟大政治成就不能不溯源于华夏之可普遍的信仰-教化之道。本文溯至源头,发掘《尚书》之《尧典》《舜典》两篇与信仰、教化相关章句之微言大义,以推明圣人所立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与中国文明与政治共同体的教化之道,并论证其相对于西方教化体系所具有的更高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独特生命的存在,人以"二重性"关系存在于世,自然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生命是人成为"人"的关键,精神生命则是人成为"人"的核心。以利己性和利他性、个体性和社会性、实体性和精神性为主的二重性关系铺就了生命之路。"二重性"关系状态影响生命状态,目前大学生的利己性和利他性、个体性和社会性、实体性和精神性等主要的二重性关系处于失衡,表现为或偏重一方,或二者皆弃,导致生命状态趋于失衡,体现为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生命无法"各司其职"。现实呼唤大学生生命的自然、社会以及精神层面趋于和谐状态,大学生应在保持生命长度的基础上,实现生命宽度延伸,并努力拔高精神生命,使生命独具风采。  相似文献   
10.
关鹏飞 《天府新论》2018,(5):153-160
在深受释、道影响的苏轼身上,诗歌、音乐与哲学都有丰富、深刻的体现。现存苏轼琴诗展示出对音乐存在方式的高度关注。苏轼在《琴诗》中质疑音乐的存在,由此提出“琴非雅声”说,并在针对陶渊明“无弦琴”所作的翻案诗中直面消失的音乐,对乐器、音乐机制与音乐的关系作出客观评价。面对稍纵即逝的音乐,苏轼提倡音乐中的审美人格,用诗歌记录、保存,使音乐在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