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8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86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1816篇
社会学   23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专业主义”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热议。中国传统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将媒介视为精英式的、垄断的技术,进而构建新闻业专业壁垒的实践性新闻话语体系。在自媒体时代,这一套垄断性话语体系受到了挑战。基于自媒体话语空间实践,将媒介视为一套拥有自身运行方式的逻辑,在中国不断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自媒体结构性“下沉”而重构的新闻业,新闻专业主义已不再是仅属于专业媒体人的规训,因突破了原生新闻专业主义的壁垒,而成为自由表达和公共参与的社会文化,进而成为监督社会的新形态,然而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成为新型新闻专业主义的杂质。因此,媒介融合的理念成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并借此对社会的舆论形成监督和引导。自媒体所创造的新闻生产关系修正了原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海外视觉文化是我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人瞩目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视觉文化传播渠道经历了4个阶段的重要嬗变,涉及不同时段、传播设备、媒体与传播场域,蕴含政策、商业、技术、受众等复杂的意义多层结构,不断塑造着海外视觉文化的基本符号形式、制式、制作方法乃至存储方式、传播形式,同时赋予海外视觉文化复杂而流变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技术衍化的产物,人工智能的艺术生产既体现出一般物化媒介的本质属性,又体现出超越一般媒介的技术优势,其对人类智能的直接模仿机制缩短了媒介模仿的实践间距,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媒介模仿施控与受控的统一,体现出人类媒介实践的"自足"效应。但审美"意向性"、经验意识以及人类非常态的思维性特征,作为人工智能尚未企及人类自然智能的阈限体现,在人工智能愈发凸显的智性优势中彰显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存在。兼具应然特征、随机属性与社会机制的情感场域更是成为人工智能止步自然智能的可能性限度,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艺术生产场域人类主导意识的现实在场,同时也对当下艺术场域中过于标举的形式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其在实践中往往演化为建立和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在民族主义话语中,作为“人民”的民众从历史“后台”向历史“舞台”前置,媒介作为国民的“养成所”,被置于民族救亡与国家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人民主权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湘报》报人提出了“报为民史”的传媒属性观、“开启民智”的媒介功能观与“志士精神”的新闻伦理观,推动了湖南新闻思想的近代转型。《湘报》所建构的新闻思想,既接受了“民权”等现代价值观念,又具有儒教的道德激情,其对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诗书画合璧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画所独有的,对中国文化有着持续、深刻的影响.现有研究大都把图文结合的中国画视为静态"文本",但其本质是一种"媒介":它在一个平面画卷上构建了一个或多个具有开放性、关联性的跨时空场域,使文人士大夫得以在其中展开丰富的文化实践:呈现自我、回馈他人、巩固友谊、彰显品味、生产并传播知识,等等.这些实践也不断改变着画作的面貌、含义、功能和价值.以媒介视角考察图文结合的中国画,将之视为一个历时性的、变动的场域,当研究的焦点从文本转向文本背后的行动者——艺术家、观看者、鉴藏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时,中国艺术的独特媒介功能也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媒介技术的迭代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后深陷其中.作为媒介的流量从单一的技术实践进入社会结构.它通过调节老年人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着老年人群的价值观念和认同取向,并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组织关系.它通过达成理解—制造信任—产生动机—取消行为门槛—制定群体规范的作用机制控制着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城市老年人上网行为的干预主要围绕调适社会养老模式、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媒介使用方式展开.老龄化与以数字化为表现特征的媒介化所产生的互动展现出人与媒介的持久博弈.流量媒介时代,真正考验老年人群的,并不是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而是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图像符号表征的常态策略,隐喻超越传统修辞场域的视觉生成不仅取决于热奈特、伯克的修辞学拓展,同时奠基于巴特图像修辞观的正式确立。而作为现代图像符号的意指实践,基于形式相似基础上的联想机制、意指生产的公约机制以及符号意指的情境语境成为现代隐喻视觉生成的内在动因。视觉时代图像主导范式的确立、技术媒介的发展以及大众文化与消费意识的渲染则成为视觉隐喻现代扩张的外在推动力。正是内外动因的协力塑型了现代视觉隐喻的常态范式与意义供给,也为当下视觉研究的"向内转"提供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记忆媒介经历多次嬗变,从口述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下的数字媒介。媒介嬗变为文化记忆当下化提供了基本的结构框架,尤其是数字媒介,对文化记忆的储存、传播和表现产生了诸多新影响。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记忆的储存能力,也产生了“数字黑暗时代”问题;其次,它有利于传播个体关于文化记忆的观点和评价,放大了各群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认知差异,改变了文化记忆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最后,它为文化记忆的表现带来了非线性叙事,产生了超文本和超作者,并为文化记忆文本提供了互文性链接,提高了多叙事主体间互动频率。不仅如此,数字媒介的影响还延展至文化记忆的代际延续和集体认同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