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杂体诗之于宋、金、元408年的诗歌史,不仅具有参与创作的诗人众多,题材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变等特点,而且还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诗人们对于杂体诗的革新意识,以及其求新求变的诗体学理念。更有甚者,则是对前人与时人的杂体诗首次进行了理性的归纳与总结,并推出了诸如桑世昌《回文类聚》、厉震廷《唐宋百纳集》等这样的杂体诗总集与专集,以供当时雅好杂体诗的诗人对杂体诗进行理论上的把握与认识。而所有这一切。使得杂体诗成为了在当时可与古体诗、近体诗鼎足而三的一种诗歌品类,从而扩展与丰富了中国古代诗体学的内容与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2.
宋代对弓弩等制作技术复杂的大杀伤力武器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在同北方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宋军对神臂弓等弓弩武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良与革新。同时,金、蒙军队对此亦有所因应,其主要措施有仿制和加强改进骑兵战术两种,最终促进了武器技术与军事战术的交替进步。宋军试图以技术管控之方式维持弓弩对骑兵的优势,但因战役层面失利而最终失败,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手段的金元军队虽然对神臂弓有所仿制,但未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6,(1):57-62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唐诗无疑是最为辉煌璀璨的明珠之一。因此,如何面对唐诗这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如何能够在继承唐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成为宋代以后的历代诗人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王辉斌先生《宋金元诗通论》以宗唐、变唐作为纵论宋金元诗歌嬗变的主线,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阐述了宋金元诗风的总体脉络和发展历程,源流分明,精义迭出。对于深入把握宋金元近千年的诗风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金元时期,文学史观不仅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 文体正变的转型,而且还出现了某些 近代化的先兆。这种转型可以概括为:从“道统”论到“文统”论的转变;从尊体到遵体的 转变;从“文质异体”到“正变殊途”的转变。就这三方面而论,前两大转变是前提因素, 文体正变观的转变,才是根本性的。在这种文学史观念的影响下,文学史料的收集和史纂形 式也表现出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宋金元时期,王维的画作被广泛题咏,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尤其是<辋川图>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而对王雏诗的接受,则远不及画广泛.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指出王维画因表现了文人士大夫超然脱俗、向往自由闲适的情怀,体现了文人画注重写意的审美趣味而备受推崇.而王维诗始终没有成为接受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因为在于论者以儒家的文用观、文德观和重气主健的审美观为原则,对王维诗的欠缺不足提出了批评.从而揭示出宋金元时期王维接受与社会政治、时代风气以及文艺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宋金元奉使诗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斌 《江淮论坛》2010,(2):161-169
奉使诗是宋金元四百年诗歌史上的一道文学盛宴。由于宋金元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与使者出使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也导致了其奉使诗特点的不同。北宋的使辽诗,以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而著称。南宋使金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诗人们因“靖康耻”所产生的山河之痛、家国之恨、黍离之悲,皆寓其中,从而构成了其艺术精神的核心所在。融汉民族诗人与少数民族诗人于一体,以描写自然风物人文景观等为主,并视沦陷区中的中原地区为“异域”者,是金元奉使诗所表现出的最主要的几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7.
宋金元时期是北方以至东北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建立政权并形成强大统治力量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辽金元少数民族的发展壮大,是由于吸收和借鉴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同时,这些少数民族也对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这些少数民族对祖国北方和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已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就其对祖国历史的贡献表明,他们都是伟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中国版刻图录》是一部反映了中国历代版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书对版本鉴定工作、书籍印刷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当注意《中国版刻图录》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以《中国版刻图录》(1961年第二版)为依据,对其宋金元刻本部分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在宋金元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宋代士人继承隋唐以来的民族观念,通过文化论述以区别华夷;金、元易代以及宋、元鼎革时期,传统纲常里的忠君思想高涨,渐渐凌驾于士人心目中的华夷大防之上;而到由元入明之际,决定士人政治抉择的主要因素已是君臣大义而非华夷之辨,华夷之间的界限,呈现出逐渐模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