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广州是全国工业化最早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潮"的地区。然而,工业化和"潮流"对粤绣却是"福兮,祸兮"。清朝时,广州是全国仅有的几个通商港口之一,得贸易之利,粤绣很早就开始承接欧洲订单,一时间粤绣在西方成为中国丝织品的代名词。粤绣分为粤绣与潮绣二派,而北亭村是粤绣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粤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常不能理解美国人"奇怪"的审美观念,中国人觉得长相丑陋的女性,如华裔电影明星刘燕玲和白灵,居然会在大西洋彼岸红得发紫。为何美国人偏爱中国"丑女"呢?根据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美女  相似文献   
3.
书法源于中国独特的东方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点画、线条、章法结构和笔势墨韵的组合变化来抽象、概括某种审美意识与文化内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广为大众所喜爱,其所应用和渗入到我们民族生活的深广程度,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本文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出发,由汉字的产生演变及其形式之美的内在特质阐述了书法艺术的形式之美,更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人格魅力的角度诠释了书法艺术的内在之美,从而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传统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会美作为美的形态之一,作为中国美学的“特产”,曾经在中国美学界引发过激烈的讨论、研究与宣扬。然而,它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却逐渐走向了停滞。不过,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西方当代美学开始关注生活、社会和自然,开始将生活、艺术、社会、自然的界限抹平--它们开始提出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肯定美学”、“景观美学”--而这些实际上和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美有着相同的时代诉求和审美立场。同时,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进展,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美开始走向一种建设性的审美征途之中。它开始倡导一种自由、多元、和谐的审美观念,而这些实际上就是一种广义的生态美学观。  相似文献   
5.
《礼记·玉藻》篇较为集中地对周代贵族服饰的礼制规定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记载,反映了周代贵族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基本状况。周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具有等级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特点。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周代贵族对审美对象进行了等级划分,将服饰、车马饰的色彩与形制纳入到等级体制之中,使其等级化。周代贵族关注规范化的行为举止的审美价值,注重日常生活细节的审美化,使周代贵族的审美观念具有了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应该关注人格理想,一些美学范畴、命题才有各得其所的归宿;人格理想的嬗变决定着审美观念的嬗变.考察先秦时代的审美观念,尤为容易验证.<周易>所崇尚的是保合太和、兼备易简之善的"圣人",孔子可谓是乾、坤二德的最佳体现者,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之后正好出现了两极之间的翕辟成变:<孟子>推崇"大人"或"大丈夫",高扬乾健精神,<老子>(通行本)和<庄子>则尊崇内敛抱一的"圣人"或"至人",守持坤顺精神.屈原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道家气质的濡染,其审美观念随着华夏民族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得到广泛传播.至此,华夏美学形成儒、道、屈分立与互补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形式美是一个抽象、复杂,但在艺术设计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受目前各种思潮、时尚等因素的冲击,形式美规律的时代适应性爱到质疑。对艺术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作用和意义,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于我们能理性地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华龙 《中州学刊》2008,(3):230-232
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也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古今中外的建筑所凝结着的无一不是文化中的美学积淀.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及特定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维.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的改变也会使建筑理念及建筑风格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所表现出的生态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密不可分.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哲学思想及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在顺应自然调试自我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  相似文献   
10.
从透视看中西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透视方法,中国画在其漫长的文化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散点透视”的审美观照方式,西方绘画通过自身的文化演变形成了“焦点透视”的观照方式。两种不同的透视观念来自于中西两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态及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是文人画,而文人画注重表现及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注重“自娱”,强调感性。西方绘画由于偏重于写实主义及对科学的崇尚,所以表达方式倾向于理性化。中西传统绘画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表现性绘画,而西方绘画是一种再现性方式。不同的透视观实际上反映出中西方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