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理辨析     
真理的本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真理具有客观性、本然性、相对性和可证性等基本特征。真理是其所"道",是其所"在",是其所"是"。自由是探索真理本质的前提。剥离笼罩在客观实在之上的假象是初露或者裸露真理本质的必由之路。对事物本原的探究,对事物原初的追寻,对事物逻辑的起点和历史发生的议论,原来是同一回事情。"自然"是"道"是真理。"以自然为本"是探索真理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程伟力 《上海统计》1999,(10):20-22
一位在西方担任过高级商业官员的统计学家曾说:“当现代历史最后写成时,我们将把它说成是从蒸汽时代开始,接着是电气时代,然后就到了统计时代.”此话未免言过其实,然而统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统计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是不无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门崭新的技术──虚拟实在技术。虚拟实在技术导致产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虚拟世界。就目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方面而言,已有虚拟驾驶、虚拟企业、虚拟银行、虚拟办公、虚拟旅游、虚拟情爱、虚拟友谊、虚拟医疗、虚拟购物、虚拟游戏、虚拟图书馆、虚拟团体、虚拟社区、甚至虚拟国家等。那么,从哲学上说,“虚拟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还是虚假的世界?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是什么关系?虚拟实在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功能?显然,对信息时代提出的这些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回应,是以实践性和开…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物质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其内部本身蕴涵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张力。这种张力来自列宁这个概念自身的局限性与不完善性,源自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这种张力的具体表现就是,“客观实在”对物质之非专属性。因此,需要对“客观实在”进行限定,需要统一物质概念之属人性与非属人性。另外,在强调人的感知在物质概念中的作用时,却将人自身遗忘于物质之外并陷入人类自身的“洞穴假象”中,故而还需要对知觉等人的认识作用与物质概念的关系进行再反思。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的目标在于追求世界的和谐统一。人类思维在感觉经验基础上通过心理的直觉的途径自由创造的概念实在,可以近似地描述一个独立于主体的统一的客观实在世界。本文认为,这就是爱因斯坦物理实在论的核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这一思想的考察和剖析,展示了爱因斯坦的实在观念及由此形成的构造性思维模式。本文强调,这一模式不仅可以具体地指导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于科学哲学乃至哲学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键 《学术探索》2005,(2):12-16
传统哲学中的意识与物质,从广义上讲就是主观实在和客观实在。主观实在与客观实在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种实在,其关系可以分为心物关系和心脑关系两种。心物关系属于哲学问题,心脑关系则属于科学问题。而就两种实在本身而言,它们都不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客观实在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观实在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刘永富  张伟 《云梦学刊》2001,22(1):16-19
尽管以列宁的物质定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不断受到包括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内部的种种责难,但就其基本点来看,以列宁的物质定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仍然是成立的,只是还有从所知学的角度加以推广、改进的余地.这种推广、改进主要包括把列宁的定义中的"感觉"推广为"实知",把"客观实在性"推广为"可实知性";把客观实在性区分为直接的与间接的;在讲客观实在性时先要明确作为什么与对谁而言.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4):116-118
遵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思想,在分析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对象的抽象或概括,它不依赖于而决定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8,(5):45-53
"客观实在"是唯物论的核心范畴,但是始终受到贝克莱式的唯心主义者的反驳与挑战。由于语言学转向、现象学悬搁、后现代主义、非实在论等思潮的影响,唯物主义在国内外哲学研究中的范式地位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迫使当代唯物主义者重新审视我们关于"客观实在"的理解,根据当下的知识语境对唯物主义进行发展创新并作出有力的辩护。通过对三个维度即实践论(基础存在论)、方法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设定本体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的阐释,可以构建一个彻底唯物主义的解释框架,这不仅可以汲取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的合理之处,也可以彰显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辨认这种误读,应当澄清的事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只有恩格斯与列宁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物质观的发展.以此为鉴,应当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