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物名片:陈文科,男,1945年生,湖北鄂州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学术顾问。曾任和现任的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有: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三农研究院顾问、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陈文科先生长期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张培刚,从农业、农村问题入手研究大国改革发展,特别是以大国"三农"问题、大国经济转轨和大国改革变形为主攻方向,有所建树,有所创新,对发展中国特色大国经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中国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研究》(1990年)、《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研究》(合著,1992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既有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有伴随着时代变迁而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传统"二元"论或"三元"论既难以完整涵盖其主要内容,也不能准确反映变迁过程中的重点转移。"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视角,则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在不同时期,应始终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这个中心;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革的重点则依次是"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农户土地的用益物权"和"市场主导的社会服务"。未来改革重点则是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围绕农地用途、经营主体准入、食品安全、生态补偿等完善微观规制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胡胜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16-317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农民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合作经济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和拓展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李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348-350
我国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过于偏重大型龙头企业、轻视农户组织、片面追求规模经营弱化家庭经营、过度专业化等一系列的理论或实践误区,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对此,需要立足实际,提升认识,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46-150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前身,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制度保障。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践行群众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分组分队、包耕包产","三包两指标、四固定","四包制度"以及"包工到户、责任到人"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改革农村生产体制的初步探索;它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实践典范;它是发展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时代先声。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存在缺陷的问题制约着家庭农场进一步快速发展。在阐明家庭农场内涵、特征基础上,从“家庭农场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流转期限、劳动力结构、农业收入构成和其他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认定,完善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完善,为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对前人观点和国际经验的评论,本文对农户家庭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形式,在我国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规模、分散化农户家庭经营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局限性,探讨了公司式农业的发展前景。要使农户家庭经营更好地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需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谁来带头”的问题;要将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改造提升,同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结合起来;在重视农户家庭经营的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公司式农业发展的趋势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地规模经营是人类追求社会分工效益与规模效益的必然结果,现阶段农地经营规模过小已经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