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05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管理学   9139篇
劳动科学   558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1034篇
人口学   130篇
丛书文集   4138篇
理论方法论   877篇
综合类   10208篇
社会学   2011篇
统计学   15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2358篇
  2013年   1804篇
  2012年   2128篇
  2011年   2509篇
  2010年   2310篇
  2009年   2657篇
  2008年   2429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553篇
  2005年   1646篇
  2004年   1078篇
  2003年   945篇
  2002年   776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预测上市公司的上市状态对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至关重要.选取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我国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的86个财务指标数据,运用GMDH神经网络法对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分类预测,预测正确率达到78.26%.进一步采用1:1配对原则(43家ST公司和43家非ST公司)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ST分类预测,预测正确率大幅提高,达到88.24%.由此发现,基于GMDH神经网络法的中小板上市公司ST分类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表现.  相似文献   
3.
4.
林心怡  吴东 《管理评论》2021,33(11):341-352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技术设施之一,正在加速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数字创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选取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当年是否引入区块链技术作为公司治理手段为哑变量,通过计量分析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公司治理结构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当公司治理结构呈现较高独董比例和较高股权集中度时,区块链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
以陇东南 Q 村为个案,在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动因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口流动导引的一系列家庭代价。 家庭功能遭致消解性代价方面,表现为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抚养和老年人养老照料功能弱化;家庭风险多发频发性代价方面,表现为婚姻和家庭稳定性下降、青少年越轨行为突出和家庭成员安全风险增大;家庭分化或衰落性代价方面,表现为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和独身家庭大量出现,家庭的空壳化和复杂分化成为部分家庭走向衰落的前兆。 代价视角的分析表明,需要将家庭置于相关制度设置和公共政策讨论的核心,明确家庭建设在中国农村社会具有的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展和守护家庭,调动家庭自我保障、自我调节和服务的功能及积极性,是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6.
外来人口往往处于边缘化状况,是一类特殊的风险群体。为了避免外来人口"非国民待遇"风险,政府主导加大了外来人口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有"新治理论"、"社会资本论"、"全球社会治理论"、"全球社会治理结构改善论"、"社会治理宪法论"、"第三条道路论"、"社区智能观"和"外来人口妖魔化观"等。调查研究发现,凤阳幸福平安联谊会在面对城市外来人口"双重集聚"新形态时,为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公共空间与服务平台,"同籍娘舅"的出现有效化解了冲突与再生产秩序,参与社区公益事业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形象。研究发现,这一治理实践在"一主多元"背景下自治功能得到发挥,社会精英起到很好的"中间层"作用。研究最后强调,这一社会治理创新体现了"双重性",但也要避免落入"公民参与异化"陷阱。  相似文献   
7.
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是基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利用暴力和恐吓的手段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以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治等目标的犯罪。我国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的刑事立法借鉴风险社会理论,呈现出以预防为导向的立法趋势,对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的惩治具有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从严从重处罚的特征。借鉴域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经验,我国应理性把握刑法前置化标准,建构严密的刑事法网体系,坚持混合式立法模式,强化国内法与国际公约关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内容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9.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