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4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管理学   3441篇
劳动科学   243篇
民族学   142篇
人才学   355篇
人口学   167篇
丛书文集   3156篇
理论方法论   641篇
综合类   7923篇
社会学   1321篇
统计学   51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1266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1261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1169篇
  2009年   1239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1114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590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双边口译员的角色或立场描述已从传统观念认为的"隐身""传送带""管道"等转变成"显身""交际促成人""文化斡旋人"等更为宽泛的解释.究其原因,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都以译员角色为载体,从目的论、话语分析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则试图以翻译行为为载体,结合口译案例,从话语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对交际目标的把握是保证话语含意推理正确的关键,其推理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行为,包括语义行为、语用行为和功能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从Austin言语三分说、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扩充的言语行为理论三个方面阐述服务业言语交际现象,继而从会话含义的动机因素、合作因素以及关联因素三个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梳理.其目的是使言语交际的双方能看对象、知语境、讲实效,做到善听善说善解,促进国际服务业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基金项目标注规范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项目资助产生的研究成果在发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标注,但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却时有发生,基金项目的真实价值未能正确体现.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基金项目标注行为进行分析,可为防止学术不端、规范基金标注行为、制定基金资助政策提供依据.在分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项目标注规定基础上,以2016—2020年间24万余篇标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样本,总结归纳出虚假基金、冒用基金、挂名基金、内容无关基金、过期基金、补充基金和多个基金等七种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后,对基金项目标注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有近50%的研究成果存在多个基金标注失范行为,研究成果质量越高,平均标注的基金项目数量越少;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与学科、地区、成果类型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受项目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7.
基于两项调查数据,论文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一孩育龄夫妇在二孩生育中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一孩育龄人群在二孩生育上受周围他人行为影响而发生从众行为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其中,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不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则非常小。研究结果提示,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城市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水平只可能比生育意愿调查所显示的比例更低。这一结果对于更准确地预判“全面二孩”政策实际效果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9.
法律理性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结合。人工智能能够满足机械法学所要求的事实向结果的逻辑转化,在寻求"最优解"上有优势,但在实现法的形式理性问题上面临着立法不周延、法律边缘地带适用标准模糊、人类偏好与价值判断不可避免的问题。人工智能系统固有的感知缺陷使得它无法完成社会、历史因素客观化的任务,无法实现法的形式理性。人工智能在立法和司法中皆面临法律方案的选择难题,由于评判标准取决于人类的目的、评判价值的不可量化性和人工智能系统的感知缺陷,人工智能亦难以实现法的实质理性要求。因此,人工智能不能满足法律活动所需的理性,而只能作为人类法律活动的工具,无法超越人类而获得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西省54个县(区)363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农户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的偏差问题.结果表明:农户总体及子群体的销售意愿与行为相关程度较低,除受教育年限为12年以上的子群体外,其他相关程度均未超过0.5;不同子群体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一致人数仅占总体的7%~57%;农户及其子群体的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间的偏差较大,且此偏差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过电商培训上表现显著;以正一致为参照组,二者的偏差主要是受个人特征、政策感知、网络信息了解程度、电商技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性的影响;其中,年龄会扩大偏差,其他因素则缩小偏差,是否知道本地有电商协会组织、是否知道农村电商的惠农信贷政策、是否了解网络购物发展信息以及是否了解农村电商发展信息对偏差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好地制定和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政策,以提升农户电商销售意愿到行为之间的转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